naiyun

naiyun

2016年11月30日 星期三

勵志作品


我忘記是在哪一部「名稱」的電影。

好像是童話故事。

電影內容有[在阿爾卑斯山上],

記得有兩家農夫,在寒冷冬天的山上,

將製作好一年辛苦收成的乳酪大餅,

用馬車運送

他們在山裡的所有家當與物資下山,

準備下山去過冬。

他們路經一段非常崎嶇的懸崖小山路,

超驚險!

也因為每輛馬車承載都超重

其中有輛馬車的一邊「輪子」

被碎石頭絆倒,

一支輪子正「出走」於傾斜的滑坡瞬間,

就這樣,因為這幾輛馬車上的貨物,

兩家牧羊人全部都

用繩索將馬車隊伍全綁在一起,

只要有一輛馬車的輪子滑落時,

就會將所有的馬車「連鎖反應」的全部拉倒。

這兩家牧羊人在山上農舍製作的乳酪大餅,

每塊乳酪大餅都有印刻「生產處的註記文字」,

這些收成是

他們準備過冬的食物

也是全部準備販售的乳酪,

是家裡的經濟來源,是孩子要繳的學費

也全靠這些乳酪能順利銷售出去,

現在

全部都掉入懸崖下,掉進山下的溪流河了....

這些乳酪大餅的漂流物

被一家賣雜貨店的父子撿走....

貧富差距此變故的意外事件自此展開。

有「趕雪節」遊行,孩童要提著鈴鐺.....

想半天,腦筋秀逗了.....

就像藍色狂想曲是誰作曲的?

「悄悄告訴她」的電影導演是誰?

要想半天名字。

蓋希文!阿莫多瓦!

我的腦筋真是秀逗了.....

好不容易,終於想起來了。

那山路滑落畫面的電影,

片名是「提著小鈴鐺的烏利」。

今年度,我才剛去看過「安徒生諾貝爾插畫展」。

此插畫展

有展出「阿爾卑斯山的少年牧歌」插畫,

介紹「卡瑞吉特」得獎的這位插畫家。

以羅曼語創作的賽琳娜.柯恩斯瑞士作家,

她以 Guarda 這個古老小鎮著名的

春季節慶~驅走寒冬的「趕雪節」

牛鈴遊行(Chalandamarz)作為故事舞台,

創造出充滿勇氣的勵志故事。

「卡瑞吉特」插畫家,

以圖畫紀錄此故事中逐漸消失的傳統生活,

它曾經存在「現實中」的世界,

如今,已漸漸變成童話中的遙遠國度了。

因為去看過此插畫展,回家有找到影片,

就去看了

「阿爾卑斯山的少女」海蒂的故事與

牧羊小英雄,

「阿爾卑斯山的牧羊少年」烏利的故事。

剛剛,我正在看韓劇「生意之神」時,

第一集

就出現賣海蔘黑蟲的商團,

在崎嶇山路上

集體用繩索綁在一起前行的隊伍,

遂想起「烏利」故事的電影畫面

這種「觸動」!很奇妙!

讓人想起「童年往事」.......

上回,在跟大家聊「樋口一葉」那篇

「大年夜」時,

因為我們有

討論到文本中那位孩童-「三之助」,

他的性格裡

給人很志氣很孝順的「心疼」與憐愛。

許多人都想起童年點滴,分享童年經驗

說起大人們每逢「年關」難過時,

身為孩童的我們,都

恨不得能夠快快長大,能夠出點微薄之力

幫忖父母,為家裡經濟分憂呢!

話當年....多人心有戚戚焉!

話說,家裡如果萬一遭逢「變故」,

間接受影響的是「孩子」的未來,

兒童視角看大人世界,

孩童會產生以後他們面對

成人世界時的「生存之道」,

一些價值觀的形成與面對人生的態度,

自有打算。

所以吃苦就是吃補

嚐過人間冷暖之後,會更自我勵志與自我期許。

這樣經濟困頓的經驗,也未嘗不是件好事。

比起在豐裕家庭長大的小孩

窮人家的孩子,

長大之後,會更具有「受挫容忍度」。

當他們「咬牙撐過去」之後,

也就海闊天空另造一片天地了。

能寫出真性情的作品,

感動世人

是不分國界與種族的。

能夠

吸納各國精華經典作品來豐富自身生命,

我們

大可不必

用狹隘心態去排外....

課後   簡單紀錄


闇夜

樋口一夜的創作展現

她的反諷力道

在俏皮裡不失嚴肅認真態度

讓角色人物「直次郎」的衝動型的刺客行為

很黑色幽默

給人一種輕描淡寫卻又極為迷人的「懸疑」

後作用力

真是留一手的誘人

此篇

不談時代歷史的背負「沈重感」

反而

將人性的灰暗面刻畫得更加深刻


大年夜

女傭阿峰VS.富家妹妹

三之助窮家孩子賣蜆VS.富少東石之助的放蕩
                                       與打賞哥兒們撒錢

貧富差距懸殊的對比性

人力車對比汽車到處跑的前後呼應


時代新舊交替氛圍很寫實娓娓道來

繼母女主人的苛薄

偷的行為

阿峰的偷 VS. 石之助的偷

兩件偷的行為

阿峰跟雨果的悲慘世界裡的尚萬強一樣

都是為了偷給「侄子」

石之助的偷

有1.報復繼母的小惡


2.憐惜阿峰的善良意味

大家為闇夜大年夜兩篇

樋口一葉所留下的未竟結尾

進行最後結局的設想可能性

真是極富趣味     

每人說出

不同的結局可能性

也間接

道出你本身的價值觀

與面對人生態度的觀點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