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喬伊斯的「都伯林人」書裡
收錄的「阿拉比」與「伊芙琳」這兩篇。
「伊芙琳」篇裡的出現法蘭克~自由之人,
這位拯救者角色,會想到
華特.史考特在「十字軍英雄記」裡
塑造的阿拉伯英雄-薩拉丁的故事。
收錄的「阿拉比」與「伊芙琳」這兩篇。
「伊芙琳」篇裡的出現法蘭克~自由之人,
這位拯救者角色,會想到
華特.史考特在「十字軍英雄記」裡
塑造的阿拉伯英雄-薩拉丁的故事。
在1191年4月,
一位法蘭克婦人
的三個月嬰兒從帳篷中被偷走,
被賣到巿場中。
獅心王理查要她去找薩拉丁表達其委屈。
根據Bahā' al-Dīn的敘述,
薩拉丁自己出錢將嬰兒贖了回來。
他將嬰兒還給婦人,
婦人抱起時淚流滿面,
將嬰兒抱進她的胸前。
人們看著他們,開始哭泣,
我站在他們之中,
薩拉丁找了一匹馬給婦人,婦人就騎回營地去了。
「阿拉比」在譯者的注釋中
說它是日本「東京」的諧音。
我把「阿拉」與「比」分開來想
也覺得另有趣味。
柯特比那首「波斯市場」。
充滿異國情調風情。
很搭配小男孩去市集的想像。
讀完這兩篇
給人想去
聽一聽普契尼的歌劇「波西米亞人」裡
那兩首動聽旋律:
1.你那雙冰冷的小手。
2.我的名字叫咪咪。
阿拉比裡
小男孩上心的「維納斯」
是
曼庚的姊姊,
但是作者喬伊斯始終沒給她「名字」。
阿拉比的下ㄧ篇是「伊芙琳」。
而「伊芙琳」在文本中提到的
愛爾蘭作曲家「巴爾夫」的
民謠歌劇「波西米亞女郎」,
此歌劇裡那首
動聽的「我夢想我住在大理石大廳」,
卻
潛藏出現在「阿拉比」這篇的文字裡。
有意思的串連。
西班牙導演阿莫多瓦的那片「悄悄告訴她」,
導演所營造的幽微暗戀情調畫面
跟
喬伊斯這篇「阿拉比」很是
相映成趣。
說起「伊芙琳」這個名字,
給人有「對母親的誓約」想像。
2005年電影「王者天下」有
[阿拉伯英雄-薩拉丁]
的出現。
此片
讓人思考的台詞是:
「君令,
或不可違;父命,或不可逆;
人
仍可自由行動,
這樣人才能開創自己的事業。
但是記住,即使處於王權之下,霸者之前,
人,不可
不問一己的良知。
當我們面對上帝,
我們不可推說迫於無奈,
不可推說
當時是權宜之計,推卸不得!」
我想著
「伊芙琳」為何不跟「法蘭克」奔向「自由」呢?
為何
她不像曼佐尼「約婚夫婦」裡的
露琪亞
拋下對上帝的「誓約」,
跟倫佐「結婚」去了呢?
「約婚夫婦」裡
蒙札市修道院裡的醜聞內幕,
曼佐尼是寫得很寫實。
喬伊斯讓「阿拉比」小男孩單戀的
最終覺醒
來回應
他對
比才的「阿萊城姑娘」裡
的那位純樸單戀的男孩的輕生,
讓單戀者選擇「另一條」出路的「說白」。
「愛情真的會使人陷入不可自拔的地步嗎?」
這個答案,可能要靠個人去體會了。
「伊芙琳」的不出走,
她是丟不下「家的包袱」嗎?誓約!
她不跟法蘭克去私奔,是因為她愛他更多嗎?
刻意的冷漠是內在熱情的偽裝嗎?
畢竟
每人對「幸福」二字的理解是很抽象的。
就像
伊索德對崔斯坦的愛。
那個愛爾蘭情結是很複雜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