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iyun

naiyun

2014年3月30日 星期日

退思


退思

當勢頭儼然失去優勢。

你怎麼辦? 


宋朝滅亡由元朝蒙古人統治時


漢人只能從文人畫裡


民間戲曲或是用其他的管道找到


欲蓋彌彰


變通方式讓後代子孫不忘本


將自己的文化得以繼續傳承




前幾年


兩岸喧騰一時的一張畫的流浪史


說明政治意味濃厚的吊詭滄桑


跟一群好友一起研讀 


畫家的背後


歷史感悟因素所造成的故事


對 道教


全真教   曾大略初探


ON



全真道認為清靜無為乃修道之本﹐

除情去欲﹐心地清靜﹐才能返樸存真﹐


識心見性。該派注重修煉“性命”﹐


認為“性者神也﹐命者氣也”﹐“氣神相結﹐


謂之神仙”。


OFF


文如其人


畫如其人


收藏一幅畫到如癡如醉


畫裡神仙境       之道


有如跟一位愛人永遠在談戀愛


難分難捨


從人種提升到        仙界般逍遙自在活


淡泊名利      一身輕


退思之妙哉


不過

關於陪葬物     的燒

燒給亡靈好作伴的?這議題

是值得好好   細思量      

始者之畫意       似乎預知玄妙寓意

退思之妙哉     奇哉

不可思議



注:始作俑者

孔子是在罵      始作俑者  嗎  ?

我們有沒有被朱熹寫得註解       

誤讀        孔子倡導的    仁  。
  

摘錄奇摩網站知識網

on


《孟子.梁惠王上》

梁惠王曰:「寡人願安承教。」

孟子對曰:「殺人以挺與刃,有以異乎?」

曰:「無以異也。」

「以刃與政,有以異乎?」

曰:「無以異也。」

曰:「庖有肥肉,廄有肥馬,民有飢色,

野有餓莩,此率獸而食人也。獸相食,

且人惡之,為民父母,行政不免於率獸而食人,

惡在其為民父母也?

仲尼曰:『始作俑者,其無後乎!』

為其象人而用之也。

如之何其使斯民飢而死也?」


對於這句,有三種解釋。      

第一種意見認為「始作俑者」導致後世以活人殉葬。 

第二種解釋是說,孔子認為雖然用假人陪葬,

在意念上實在仍與用真人陪葬無異,

所以指責最初發明俑的人,一定會得到報應,絕子絕孫。  


朱熹《孟子集注:

「俑,從葬木偶人也。

古之葬者,束草為人以為從衛,謂之芻靈,

略似人形而已。中古易之以俑,則有面目機發,

而大似人矣。故孔子惡其不仁,

而言其必無後也。孟子言此作俑者,

但用像人以葬,孔子猶惡之,況實使民饑而死乎?」》


第三種解釋是說,

「其無後乎」並不是陳述句,而是反問句,

指「始作俑者」不會無後,

孔子其實是讚揚始作俑者衝擊了殉葬的風氣。


為始作俑者含義正名者,做相反的理解,

認爲「始作俑者,其無後乎」的真正含義,

是指「開始作俑來殉葬的人,難道就絕後了嗎」,

孔子的本意是讚揚始作俑者,

而不是責駡始作俑者。

依據有:

    * 一、從句式上講,「其無後乎」為反問,

如「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之類一樣。

    * 二、從事實邏輯上講,孔子時代,

已經普遍採用俑人代替活人殉葬,

推責用俑替人殉葬的人絕後,和事實邏輯不符。

如果以俑代人殉葬是惡劣的風氣,

第一個採用以俑殉葬的人應當被責駡唾棄,

難道後來以俑殉葬的人就不應當被責駡唾棄嗎?

    * 三、從孔子思想的整體邏輯上講,

「仁」是孔子學説的根本

一個提倡仁慈的人,對

用陶俑代替活人行殉葬之禮的人,

自然應當是讚賞的態度而不是責駡的態度,

況且孔子認爲人類「性相近」,

如果換作你是將被用來殉葬的人,

對你是否很殘酷?「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所以對發明用俑代人來殉葬

免除人死之災的人,應當是持肯定的態度。

    * 四、理解一句話的含義,

應當放在其語境中

《孟子梁惠王作俑〉章中,

孟子曰:「殺人以梃與刃,有以異乎」...


換句話說,用棍棒打死人,用刀殺死人,

(或者以政治的方式害死人,

或者以殉葬的名義亡人,)有區別嗎?

「仲尼曰:『始作俑者,其無後乎!』

為其象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饑而死也?」,

孔子說,開始作俑的人,難道沒有後人了嗎?

不忍活人去死,以像人的俑代替活人來殉葬。

同樣,你忍心讓人民飢餓而死嗎?


根據以上論據,《孟子》中

孔子應當認為「始作俑者」是

值得褒揚的創造引領良好新風氣的人。



off


所以

始作俑者

是歸    正面解    還是負面解


有沒有被誤解?

難怪        道教先祖李耳   這位老萊子主張

不立文字     

說那    自然     說那        道  · ·  · · 

不過    他卻     仍     留下    五千字的道德經

〝道可道非常道〞



道       只能悟     不能說

就由有緣人去心領神會     

多解?有誤傳之憾。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