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iyun

naiyun

2014年3月15日 星期六

找【臺北人】

找【臺北人】

找【臺北人】,記性很不好。忘了擺放在哪兒?

【臺北人】不在就近身邊隨手可拿的地方。

也許?要到遠一點的另一個地方

再去找找看呢!

我?有沒有【臺北人】呢?

它到底在哪兒?

【臺北人】肯定會說:我在這兒呀!妳很瞎!

【臺北人】找我看,我找【臺北人】看。

舊版,找來找去,【臺北人】就是

一直讓我看不到它。

翻這啊!翻那呀!

這?小東西。

應該是

朋友贈送的小吊飾吧!

一隻裝飾用的~好小好小的小駱駝,

牠的小肚肚下面掛著兩片葉子。

唉!

走在沙漠的商旅們、那些過客…。

他們最渴望到達的地方

應該是:有綠洲的清涼地。

怎麼這節骨眼,就想到~荒漠甘泉!

乾枯的心靈創傷由誰來滋潤?

【臺北人】?

乾脆再買一本

新出版的【臺北人】好了。

老看【電子書】,眼睛是很傷神的。

跟大家討論此書時,

手邊沒書本,全憑以前讀過的印象,

像是在考驗自己的記性呢!頗累!

新版增加了

【歐陽子】~白先勇的小說世界。

【余秋雨】~世紀性的文化鄉愁。

還有【喬治高】原著~

【世界性的口語】~

【臺北人】英譯本編者序,

由黃碧端翻譯。

以前讀過的【臺北人】舊版本,

沒有這些加料的導讀。


喜歡

新書的書香味道。

將碎布拼貼縫縫剪剪開始裁製,

【臺北人】此書穿上新衣裳。

三朵小圓形綠洲

用絲線縫成書名【台北人】,

右上方~再

打個紅絲線的蝴蝶結,

來串起

這隻小駱駝吊飾品,

這小駱駝

牠晃啊晃的~要前進~去尋找《荒漠甘泉》呢!

低垂的小葉片

很安靜很安分地陪著牠做伴兒,

一幅多麼《孤單的身影》啊!

就這樣動動手搞創意,

DIY一下,

馬上將【臺北人】此書改頭換面了。

這封面書套的設計,

只此一家。專屬的個人化、個性化。

覺得

自己跟他們〈這一切……〉在做

深度的對話……。



也很滿意自己

我這樣的方式〈感覺有自己的獨特性〉,

去對待

這段歲月的點點滴滴……。

沉澱之後的【臺北人】


























遮遮已掉漆的如意圖,
DIY縫上一個長滿綠草
開滿大紅花的長長大口袋






後記:

【臺北人】與【台北人】是一樣的嗎?

是啊!都是一樣的發音。

正體字〈繁體字〉跟簡體字

其字形是有差的。太久沒寫字,

只用電腦打字,記下每日如

流水般的瑣事。po文慣了,少寫字,

許多筆劃多的【字】都不理我了,

總愛跟我捉迷藏,

讓我【找】一【找】,

你躲到哪個正確位置。

縫製的《臺》字

就簡化幾筆為【台】字。

故作輕鬆狀。

為了黏上去

怕不牢靠,就在圓形綠洲周圍

補上幾針線引……,

泛黃的線引

似蛀蟲般把記憶體啃蝕著…

成就千瘡百孔的補丁。

有無【墨水】?去寫

那些《白丁》的故事

〈涵蓋那些邊緣人的喜、怒、哀、樂。〉。

去補丁著人生完整之不可能?


讀者群啊!聽故事的人


三季人。


莊子云:『夏蟲不可語冰。』

沒有〈過冬〉的親身經歷經驗,

根本無法體會冰霜凍傷侵體的真實感受。

……過往?是條修補不來的印記,

那悲戚淌血之淚藏在內心深處翻攪,

總是滾燙難熬。

補上一筆:


再次讀

白先勇的【臺北人】

再次跟

一些喜歡閱讀的同好們討論這些故事內容。

好幾年前,是民進黨執政,

跟我一起討論此書的人,

紛紛結伴〈四、五個好友成群〉跑去

上海、北京遊玩→去看個究竟→?

有道,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

眼見為憑?

那時光景,台灣人

去大陸尋奇,

回來第一句話是:

甚麼都大,路很大,山很大,

河水很大,大大大……。

稀奇那風景有如

唐詩裡所描寫的:

輕舟已過萬重山,……

終體會出那【境況】得過癮!


如今,

是國民黨在執政,

跟我一起再讀它、討論它的人

是另外的一群人。

這些人跟白先勇曾照過相,

看過白先勇的遊園驚夢舞台劇。

聽白先勇演講過……。


所以談白先勇的【臺北人】此書時,

好像特別有感覺。特別熱絡。興趣濃厚。


如果整本書討論完之後。

不知道,對【臺北人】此書



讀出甚麼跟以前很不一樣的地方?

有新發現嗎?

是否有更具

建設性的看法


除了緬懷那些逃難者

是如此苦難的一代,那麼沉重感之外。

還有無?

時代!更是當代的新意義?


期待!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