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iyun

naiyun

2017年9月23日 星期六

讀【無謂的盛宴】1- 4部


讀【無謂的盛宴】1- 4部,擬些議題來想一想。

1. 探究【無謂的盛宴】書中刻畫的

    「孤獨與社交」,

     在人們彼此互動中

     書中各個角色對其行為之回應

      富有「自我畫像」質素的有哪幾個?

2.亞瀾不想排長龍去看夏卡爾畫展

   寧願去盧森堡公園散步,來了三次看畫展都不入

     難道只是怕等候時間太久嗎?是否另有其因

   作者還讓亞瀾對夏勒所擬編的

  【山鶉~ 木偶劇】著迷,作者想藉由亞瀾此角色

     道出怎樣的「審美觀」

     比如  

    ※(夏卡爾畫作中的「愛與美」主題

       VS.

      保羅.克利那些醜陋造型的木偶雕塑。)

     何謂美?何謂醜?如何界定美、醜

     審美標準與尺度是如何


   或是作者想說~那個戰亂恐怖的時代

   夏卡爾畫作只有畫下「愛與美」主題

   畫家用「超現實」主義美化了那個時代

    並非是那個大時代的全部真相


    我們從夏卡爾畫作裡,其實只看到

    被美化的部分。

    史達林的山鶉故事,重複殘忍屠殺

      正好與

      屠格涅夫的「獵人筆記」裡

       像是那則小鵪鶉的故事

      作者充滿人道精神與柔軟  同情心

        成ㄧ大對比

     

3. 書中所提到的「木偶劇」與「鼻子」

     你會連想到什麼

       我們很自然就會聯想起「木偶奇遇記」裡

     「說謊」鼻子會長長

     與芥川龍之介那則詼諧的「鼻子」故事

     關於自尊心遭踐踏的省思

      不過【無謂的盛宴】書中末篇是

      即興「獵人」演員把盧森堡公園的

       一座女雕像的「鼻子」打趴了

      這雕像「斷鼻」自然讓人想到的是

       果戈里的荒誕劇作品「鼻子」~

       理髮師不刮人家的鬍子

       竟把人家的「鼻子」給刮下來

      然後這隻被理髮師打包想丟棄的「鼻子」


      ......又自動歸位到主人臉面

       真是無厘頭的諷刺象徵

      這也正

       應證了果戈里自己所說的

       「上頭的審核」文學作品愈是嚴苛

      那麼創作者的藝術修煉功力就會自然更上一樓

4.  請用簡單幾句話,說說你對

      黑格爾、叔本華、康德的哲學思想之基本認識

     你認同作者在書中對他們理論的詮釋嗎?

      如果有持不同意見者,請說出你的見解

5. 亞瀾為何在自己住家的牆上

     他不掛逝去父親的肖像

     而掛上「母親」(拋夫棄子)照片呢

     亞瀾他將酒瓶高高擺上還將它為王后般看待

      其背後有什麼象徵意義

      探討「墮胎問題」~

      就寬恕與嚴厲批判的兩端天秤

      你以為在亞瀾的認知裡

      他已找到生命和解的平衡點了嗎?


     這跟亞瀾母親像幽靈般常與他對話

     作者是否想經由超現實寫法,來告訴讀者

      亞瀾內心的孤獨~心靈活動

      叫人想哭呢!被母親拋棄的孩子

     自我還有罪疚感,為母親辯駁....。

     啟動 亞瀾一顆柔軟心的觸媒是什麼

       關於那些「恨意結晶的想像囈語」

        關於誕生生命一事,不是愛是恨的說法

      你有何看法

       不被了解的孤獨!代溝

5. 卡利班演員是個領失業金的人

       當他充當一名酒會侍者

      以冒充巴基斯坦人講巴基斯坦天語

      來自娛來 與人溝通 ,卑微人物的悲哀

     作者難道在警示有「一種瀕危語言」

     卡利班從獵豔葡萄牙女侍

    到

   對她底「貞潔」的尊崇敬畏

    你看到卡利班有些什麼信念在被動搖嗎

   想一想 卡利班此角色

   從作者對他形象塑造到他觀念行為的改變

    此角色在酒會中

    還讓讀者從而發現潛藏於底層的心酸聲音

   你以為作者創造此角色的最大的功能性在哪

      即興演員侍者與葡侍女(主人之女的氣)

       兩人因為彼此語言不通,作者提出這樣

      反而能增進與人互動的親切感

      縮短與人之間的距離感,此說法

     這設計,作者要讀者看見什麼

      針對此點

      你認同

      因語言不通,讓陌生的兩個個體

      反而更加容易親近彼此的說法嗎

6.   哈蒙與達德洛這兩個角色

      他們那些虛偽的互動寒暄,說謊,同情心

     你看到哪些藝文作品的互文性

      比如~

        ※讓人想到莫里哀戲劇「石像上的盛宴」

     「沒病裝病」、「虛偽君子」「貴人迷」 

      更是 莫札特歌劇「唐喬凡尼」:

       幽靈石雕像被邀約參加唐喬凡尼的「盛宴」

        幽靈石雕像在盛宴中

        讓登徒子「下地獄」去了。最後的審判!

        比如~

       ※而同事朋友之間

        像哈蒙與達德洛這兩個角色

        為了一點兒小事就爭風吃醋嫉妒一事

        這是人性通病,

       更像是普希金在「射擊」短篇小說中的刻畫

        比如~

       ※ 至於談到真相謊言誠實

      「真、偽」部分,米蘭.昆德拉

         在「無謂的盛宴」書中p.75

         寫到「鋪上一大塊巨大的桌巾」

         光是這一句

           改編自普希金同名小說

          由穆索斯基譜曲的那齣歌劇「鮑里斯」

        裡那位修道士「偽德米特里」假王子

        就馬上會讓讀者聯想到

       而浮現此劇的那段落情節

        劇中那些不識字的警衛兵們要捉拿

        叛逃的偽德米特里,這位假王子

       正在唬弄一位唱衰調的酒鬼

      (假王子找替死鬼)一事

          因為此酒鬼的唱腔實在太像

          閩南殯葬文化習俗裡的「哭調」

        真是讓人印象深刻 。那位酒鬼的酒糟鼻形象

         正如

         老是醉醺醺模樣的酗酒作曲家-穆索斯基的

        形象標籤簽名呢!

   ※太多了米蘭.昆德拉

      在書中隨便一提「幾個字」

       就會讓人聯想到

      當代藝術作品,除了

       杜象的「小便斗」那反諷味之外

       比如

      像是巴尼特.紐曼的創作「以太」、

     哀悼亡妻的「安娜之光」「殘破的方尖碑」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