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人失憶的「里爾克」詩人
先來朗讀一下「里爾克」詩人的這兩首詩
第一首詩
里爾克 (Rainer Maria Rilke) 的
這首詩
ON
ON
【古代阿波羅石像的殘軀】
我們無法看見傳說中他頭部的模樣,
一雙眼睛彷彿即將成熟的水果。
但是
體內的某種燦爛仍映亮了他的軀體,
恍若一盞燈;他的凝視雖已挪到下方,
卻仍在力量中閃光。
若不是這個緣由,
他弧形的胸膛
絕不會令你如此炫目,
也不會有微笑穿過平靜的髖和小腹,
延伸到那黑暗的中心,生命的源頭。
若不是如此,這塊石頭將顯得晦暗
而殘破,
在雙肩透明的瀑布下面,
絕不會像一頭野獸的毛皮那樣發亮;
絕不會讓人感覺,
它所有的邊界都將
如一顆星炸裂:因為它的每一個角落
都盯著你。你必須改變你的生活。
OFF
OFF
Patrick Süskind 作者 所寫的這本「棋戲」裡
的
最後一篇「文獻學的失憶症」文本中,
一再
重複
提起
這句話「你必須改變你的生活。」
為何Patrick Süskind 寫此篇時要設定
第一人稱的書寫者
是「忘記」這位
「里爾克詩人」其書其人呢?
Patrick Süskind 寫此文的動機與預期目的
到底最想袒露的是什麼「真意」?
好藝術的書寫法啊!誰被遺忘了?
的
最後一篇「文獻學的失憶症」文本中,
一再
重複
提起
這句話「你必須改變你的生活。」
為何Patrick Süskind 寫此篇時要設定
第一人稱的書寫者
是「忘記」這位
「里爾克詩人」其書其人呢?
Patrick Süskind 寫此文的動機與預期目的
到底最想袒露的是什麼「真意」?
好藝術的書寫法啊!誰被遺忘了?
第二首詩
里爾克(Rainer Maria Rilke 1875~1926)
奧地利詩人,
20世紀最偉大的德語詩人。
他的這首「秋日」詩
道出「一個漂泊者内心的激情」。
ON
里爾克 【秋日】
里爾克 【秋日】
原文
Herr: es ist Zeit. Der Sommer war sehr groß.
Leg deinen Schatten auf die Sonnenuhren,
und auf den Fluren laß die Winde los.
Befiehl den letzten Früchten voll zu sein;
gieb ihnen noch zwei südlichere Tage,
dränge sie zur Vollendung hin und jage
die letzte Süße in den schweren Wein.
Wer jetzt kein Haus hat, baut sich keines mehr.
Wer jetzt allein ist, wird es lange bleiben,
wird wachen, lesen, lange Briefe schreiben
und wird in den Alleen hin und her
unruhig wandern, wenn die Blätter treiben.
黍黎 翻譯
主啊,是時候了,夏日曾很壯觀。
把你的影子落在日晷上,
讓風吹遍原野。
讓最後的果實吹熟;
再給兩天晴朗的日子,
催它們成熟,
把最後的甘甜釀進濃酒。
誰此刻沒房子,就不必建了。
誰此刻還孤獨,就永遠孤獨。
就醒著,讀著,寫著長信。
在街上來回漫步,
暗自心慌,見秋葉飄落。
OFF
OFF
這篇「穆德沙大師的遺書」中
曾說到「無知」並不可恥.......。
是啊!
你的知識背景,
如果不知道「里爾克詩人」此人此詩,
讀者也是可以自行去讀出自己的領會,
也許跟當初作者想
傳達的旨意或是跟文本的「藝術內涵」
是完全不相關的,
也是無妨!
這篇「文獻學的失憶症」文本中所說的
「詩人」,
把他想成是「馬拉美」詩人也行,
自己亂亂兜成自己的「解讀」
也是充滿另類解讀的樂趣。
就讓馬拉美詩人帶著好友羅丹雕塑家
去看雨果作家好了。
讓馬拉美詩人的那首「牧神的午后」詩歌,
在印象派作曲家德布西的「牧神的午后」組曲中
輕盈漫步吧!
羅丹曾說過他挺不喜歡德布西的這首創作,
可是當「牧神的午后」改編成芭蕾舞劇之後,
羅丹看完「牧神的午后」芭蕾舞劇之後
竟然對德布西的音樂完全改觀,超愛!
羅丹認為每位舞者的舞姿都是一尊完美的雕像。
對於羅丹的藝術品味之所以改變?
跟里爾克、Patrick Süskind 他們
所強調的
「你必須改變你的生活。」
是否
有「搭上線」?顯然已不重要,
重要的是
讀者能從中連結 「讀到甚麼」?
想一想「改變的意義」何在?
「改變」!
可能變好,也有可能變不好,那麼
你要如何抉擇?是改變!還是不改變!
Patrick Süskind 在「文獻學的失憶症」
的文本裡,故意讓一再失憶者的眉批與註記
仍是「一模一樣」的重複,
「時間」雖是韜光養晦者的修煉利器,
卻未能改變那位「失憶者的內化習慣認知」,
所以這句「你必須改變你的生活。」
是對誰講的「反諷詞」啊!
正面解反面解都通!
灰色的模糊產生一種哲學的藝術美感。
每一本書裡的「一模一樣」的地方
會觸動感性「你」,
讓你對它產生特殊情感的地方
其實就是你自己的「文獻學」,
你的「經典」經驗就是這樣形成的。
那是「內化」的修習。
有如
李可染 說 「畫」
談及『出入內外』之審美理念。
習畫者就像是在練武功
以「最大功力打進」傳統水墨畫,
最重要的是
要以「最大勇氣」破繭而出
蛻變成自己的風格
而不依循囿於哪門哪派的自我設限。
才能傲然立足於世界舞台,
才能構築成就 自己的美學經驗。
摘錄
李可染 此番說詞 ≈
縱觀古今名家之作,與其一時不得不然之變,
始知法後能知無法。前輩有言,
此道中盡可寄興,其然歟?
展讀歷代名跡,
更覺其法如鏡花水月,宛然有之,不可把捉;
而其無法,如長天清水,茫宕無際。 ≈
要如何自我修煉?
流亡中的「列寧」曾在自己《哲學筆記》中
也常會做閱讀的評注。
他將讀過的「黑格爾哲學」
濃縮為自己的「十頁筆記」,
列寧帶著這本「哲學筆記」,記下所有
他在圖書館裡的閱讀經驗,
我以為
「文獻學」的這股影響力,
對
列寧其思想體系的形成,
猶如
里爾克詩人
給過羅丹雕刻家的創作靈感一般,
羅丹因里爾克詩人終完成了
「思想者」這件作品。
把讀過的「書」全部忘了吧!
內化之後的「忘」,
是那些養分已經自然而然內化到你的骨髓了。
你如果能將這道修煉「通關」,
必能走出自己「道路」!蛻變成獨一無二的你。
即便全世界的人都將你遺忘,
也無法否定你曾經存在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