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iyun

naiyun

2016年5月25日 星期三

憶「遊」未竟

憶「遊」未竟

有過「在雪山上」行走的經歷,那是去

韓國遊玩時爬雪嶽山的記憶

那次的出遊現在還剩下什麼?

是腳上的鞋子被迫一定要

再套上一雙「鐵釘鞋」,以策安全止滑。

我家小屁孩(小學低年級)

緊跟著導遊身邊不理我

因為那位導遊的手機超迷你

小屁孩愛將導遊襯衫口袋內的那支手機

掏出來玩遊戲,大朋友小朋友阿大阿小

幾乎零距離老是膩在一塊兒耍酷!

碰碰跳跳登雪山

記得在爬「雪山」的路途中

出現

一位正在向山友

一些路過之人「化緣」的托缽老和尚

腦中

此刻

出現的雪山景致

就像是一幅水墨畫般「沒有色彩」

只有黑與白

儘管同遊者多人,可是「爬山」是件

很個人化很孤獨的旅程

整個大自然的冷色調包裹著你


你只能跟自己對話跟大自然說話

登山是件很私密的心靈探索

也是一種放空


有同伴又怎樣,他們不會代替你

走這冷冷的崎嶇之路


你得自己走上去再走下來

那是自我挑戰的一種磨練

是否能走完全程

全賴自己的體能是否耐操


自知之明

既然知道自己無法「攻頂」

那就早早適時下來吧!

許多媽媽都怕「小屁孩」

走雪山太危險

乾脆不前往就在原地等候冒險者

我登雪山走得慢,腦中直想著

這孩兒什麼時候才會想到媽媽


小屁孩竟然為了拿「第一名」

全把我給忘了

當前方那個「小點」快不見時

我是很慌的,可是我想小屁孩會自己達成

運動任務的,我要「放手」讓小屁孩

自己去長大自己去經歷體驗

要怎樣讓自己不會滑下來

那次我是很大膽地「放手」

現在想想

我是不是很殘忍啊!

幸好一切穩當「過關」

滑雪活動,小屁孩是很耐摔的

一摔倒她們馬上就爬起

那樣....我看著「回憶」點滴....

轉神!

話說

詹宏志這本「旅行與讀書」裡

說他與妻子在七月時

登雪山此時的阿爾卑斯山氣溫

正是在太陽炙熱又融雪

的冰火兩極狀態。一路上無裝備

無食糧無拐杖。兩人很是狼狽的

歸來的描述,超驚險!又說

澳洲青年來台灣爬中央山脈

失蹤又失溫才逝世的事

全是因為看了「過期旅遊書」的錯


作者規勸讀者「盡信書不如無書」

在討論此書時

對於「拐杖事件」有兩方說法之辯

一派說法是此作者為何沒替老婆著想

接受那根枴杖,他只想到自己

沒有照顧好同伴很不應該

另一派說法是老公在悼念老婆剛過世

他在第一篇就提起此事的「懺悔」是

很低調在自我療傷,誰會知道

置身歐洲的山中

在大熱天裡會這麼冰冷?

作者可能想藉此事件

故意寫出來

的「警語」!重點是在講「放下」


凡事不要逞強。老了體能必然衰退

要服輸

作者用「同伴」、「室友」

來稱謂自己的妻子與兒子


大家也是很有意見。也是2點o的分歧觀點

一派說法是作者跟家人很疏離

另一派說法是挪用「近鄉情怯」語彙改為

「近親情怯」,讓讀者不要被導入

視作者只是在寫自家的私事那麼狹隘

用這「兩個詞」來替代「親人」稱謂

反而更加擴大文章的講述信服力

與說服張力

這是本對妻子低調懷念的書

不是旅遊指南

是作者對喪偶的自我療傷書籍

有人說看第一次與再看第二次時

看到的深度是很不同的

看第二次時因為讀者有加入「感傷成分」

會覺得更同理作者的傷懷

看見更多感人內容與趣味

課堂上有人開始扮演起「買東西吃的」

那種比賽境況,快快快排隊排隊..

忙成一團真有趣

大家彼此分享旅遊經驗

各個談得眉飛色舞全來勁了

經驗分享收穫真是滿滿

買到「不實用」的貴地毯

為的是高級裝飾是身份表徵嗎?

銷售員高超的行銷技倆

印度歷史文化的深入

如果沒去過印度的人

大家用手機傳傳關於「印度」、

「義大利」、「日本」

瑞士」少女峰的旅遊資訊

介紹曾經吃過一種「拉麵」的特殊吃法

那是每吃一口拉麵

就要漱口一次的吃法

因為那家麵店要顧客

在每嚐一口拉麵時

都有如是

吃到「第一口」時的感覺般

「不走味」

去過吐魯番高溫地帶者說

高溫地帶的生存方式是

夜間三、四點時去工作,天亮就收工

白天是躲在家裡的,他們自有一套

屬於自己獨有的彈性調配的生活方式

去過巴西者說那些古蹟神殿的階梯設計

為何古人在當時就這麼有智慧?

石階很符合人工肢體承載力

爬這樣的階梯一點兒也不累


什麼長頸鹿英語不是長頸鹿教的....

「書」往往是個「引子」

怎麼個讀法?怎麼個討論法

挺隨性!自由自在

大家唱唱「真善美」電影裡的

那首「小白花」,閱讀帶我們去旅行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