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之象
查詢所謂的觀念概念建築是怎樣?
當代哲學家-德勒茲
有關差異的說法
不是實踐的空談抽象,
它是一套確實起作用的
系統 ─── 差異物之關係結構,
這個系統
構建出了真實的空間、時間和感知。
德勒茲
的論點:
「所有存在之物都是『一』的變形」。
德勒茲認為,沒有「一」,
只有永遠差異的流動過程。
德勒茲將此總結為「一等於多」。
哲學
創造
概念,
藝術創造感知的特定表現方式,
科學創造基於元點、函數元素的專項理論。
德勒茲認為,
這三種規範並沒有高下之分,
他們是解讀和組織形而上的
流動的不同方式。
比起「它是真的嗎?」、
「它是什麼?」的發問,
德勒茲建議
我們提出具有功能性和實踐性的問題,
比如「它做了什麼?」、
「它如何起作用?」。
不是因為標準只有一個,
而正是因為
標準都是源於、分於反叛性的判斷。
在藝術領域,
哪裡有過一種權威標準可以
限制未來的所有作品?
之所以會追蹤
德勒茲的「虛擬」說法.....,
是因為
那日我躺在白色懶骨頭上,
舒適到自由自在
在看著
我
看著我
被白線條結構變化「包圍」的時空...。
在這間小劇場內,
感受
台中歌劇院的五樓這樣的空間,
進入當代建築師-伊東豊雄的
查詢所謂的觀念概念建築是怎樣?
收集關於伊東豊雄
受德勒茲哲學的影響資訊。
德勒茲稱自己的哲學
為「先驗經驗主義」。
經驗的生產性
使其超越概念,
而這富有差異性的經驗能夠
使得概念被生產、
讓我們不被分類法所桎梏,
讓我們不受限制地思考。
這位「吉爾·德勒茲」
(法語:
Gilles Louis René Deleuze
1925年-1995年)
有人稱他
的理論是
超脫世俗的,
是一種被動的沉思 ─── 關乎
所有的同一性都消融到
神示的自然自我創生中去。
跟我一起躺在白色懶骨頭上的人說,
「你一定看不懂?」
我說
「那是在解構建築結構的說圖嗎?」
反正
我逛
這座台中歌劇院的建築,
逛得是有點兒頭暈和腿酸,
當真是有點兒「疲乏」了。
不!該說是「很累」。
進入這樣的空間休憩一會兒,
一開始我還以為在看星座圖
很天文館經驗呢!
那幻化變動的白光線條
由「一」變換「多」的流動,
那樣的線性舞動
所勾起的思想之象,
給人天馬行空的想像空間。
凹凸不平的路面很容易踩空!
是空幻的體驗呢!
又很真實!
把不能說出的
就歸到哲學領域裡去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