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iyun

naiyun

2017年4月19日 星期三

續彈[都柏林人]的副歌

續 彈 [ 都柏林人 ] 的「副歌」

我不會把「都柏林人」此書一口氣就全部先看完,

我常常只是慢慢看

即將要跟大家

一起討論的「都柏林人」預先排定好的「閱讀」範圍

我總是

看一篇!想一篇!而且還要想它很久....。

後來我發現喬伊斯在寫接續的「下一篇」

總有刻意要揭曉上一篇「謎底」的脈絡....。

「泥土」一篇裡我一發現暗藏

葡萄牙女王「瑪莉亞二世」的密語後,

果然下一篇「會議室裡的常春藤日」,

瑪莉亞二世的父親為「巴西」創作的

那曲「獨立頌」就很文學藝術化的讓讀者

給「串連」上了。

喬伊斯

很巧妙地

很莎士比亞式的戲劇「借古諷今」啊!

有別於

葉慈作家「愛國家」、「愛本土」的書寫方式

「都柏林人」一書裡的「憾事一樁」一篇中,

我對「乞丐、音樂家、更是【拐杖】、廣告...

這些字眼的出現「很有感覺」。

試想著

那齣劇中....有

三個白髮乞丐嚇退了梅麗桑德去找「戒指」...。

我正想著

法國印象派作曲家「德布西」

唯一的歌劇「佩里亞斯與梅麗桑德」

在演出前幕後發生「選角」鬧得沸沸揚揚的

喧鬧爭吵趣聞

「佩里亞斯與梅麗桑德」的原劇作家「梅特林克」

硬要他的親愛女友來演劇中的「女主角」,

這位比利時的「梅特林克」劇作家

竟然一路奔進「德布西」作曲家的家中,

「梅特林克」劇作家還用一支拐杖

猛K打「德布西」呢!很暴力

當時「佩里亞斯與梅麗桑德」的首演鬧場,

更不在話下....,蓄意發下惡毒的「傳單」

去中傷此齣歌劇,

卻也因此

讓「德布西」作曲家從此聲名大噪,遠播國際....

在讀完「憾事一樁」時,

只聯想到「光影與色彩的戀愛」

那位印象派作曲家「德布西」。

在讀完喬伊斯的都柏林人之「母親」後,

文本裡「拐杖與跛腳」更是「廣告傳單」,



對於喬伊斯說過,「我只要寫進都柏林人的靈魂

就能寫入世界重要城市的心臟

我這樣的讀者,就更能

體悟喬伊斯此話的深意了

「母親」一篇中「跛腳」角色

後印象派畫家「羅德列克」的身影

就浮現了

羅德列克畫出法國「紅磨坊」奢華「夜生活」

世人稱他是「蒙馬特之魂」那些

誇大的漫畫海報

很具反諷意味的「廣告海報設計者」- 羅德列克

,常與梵谷畫家 一起喝苦艾酒

讀喬伊斯「都柏林人」的「母親」一篇

我腦中



浮現出「德布西」與「羅德列克」那樣

挑戰「當代權威把持藝術」的雄心


讀著!讀著似乎有譜了

這篇都柏林人之「母親」有「副歌」喔!

且,

畫家「竇加」粉彩的那幾幅「芭蕾舞者」的

幕後排練



也一幅幅地

跟這篇都柏林人之「母親」裡的

那位「刺蝟星媽」在對話呢!

都柏林人之「母親」這篇讀到「最後」,

我不知道

喬伊斯是不是

也很想



勞倫斯.卜洛克(Lawrence  Block,1938年- )

那位作者

寫的那本「喜歡引用吉卜齡的賊」一書

那樣

書寫 文本   創造角色時可以充滿

詼諧幽默....。


興許

都柏林人之「母親」這篇,

喬伊斯將吉卜齡的這本

「原來如此故事集:

12個關於動物和文明的創世寓言」裡

收錄的這篇「犰狳的由來」

來個「變裝秀」一下,加以大幅改造....

喬伊斯將它變個戲法魔術表演一番

確實「副歌」就在其中。

「犰狳的由來」裡

慢吞吞的烏龜與刺刺粘的刺蝟,

鍛鍊身體的結果,

是為了不淪為小花豹的點心,

兩隻長得極像的外貌個性卻大不相同的動物

刻意混淆視聽克敵制勝......

小花豹的母親在教育

小花豹「如何取得食物」時,

對無法分辨哪ㄧ隻是烏龜?哪ㄧ隻是刺蝟?

迷迷糊糊的小花豹

說,

小花豹啊!那你就通通都稱

牠們為「犰狳」好了。

好個膽小怕事的「犰狳」啊!

想一想「是誰吃了誰?」

吉卜齡說起「犰狳」誕生故事,

充滿「與人互動」 ~「人際關係」的哲思,

這是「保護主義、自我主義者」的思考課題。

都柏林人之「母親」裡的「星媽」



吉卜齡的「犰狳的由來」裡「小花豹的母親」,

這兩位媽媽的育兒性格,

倒是

很值得身為「母親者」好好深思呢!

低調做人  , 高調做事....。

唱起

副歌

如果喬伊斯下的「母親」一詞標題,



這齣歌劇「佩里亞斯與梅麗桑德」劇情末了

的那句話:

戈洛的祖父在「梅麗桑德生完孩子後斷氣」時

說:「這孩子取代了他的母親,現在輪到他了。」

這兩者之間

有扯上細微「寄語」的話,

那麼喬伊斯的小說「創作設計結構圖」,

給人的文學藝術化詩意

賦予讀者的無盡想像空間

就加倍濃厚了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