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iyun

naiyun

2015年5月30日 星期六

「葷粥」之名

「葷粥」之名

吃「粥」,可是吃「匈奴」典故?

河洛人氣不過那些侵犯者,愛用

「吃」「名」來做發洩。

這無從考據,只是我的

亂亂想篇,

台語發音的「安蠻」音調

有些河洛音腔調的「粥」是發「蠻」的音

話說

亶公與夫人「太姜」的部落

被公元前八百年



「葷粥」此族人

(後來此族更名為匈奴)侵犯

族人們要為守護「主公」與之拼命

亶公用「遷徙」來化解一場戰亂

不強碰來犯者,給人民修生養息

我想像著

古代的亶公領著一群「遷徙者」

起鍋時用幾顆粒的米粒

熬煮粥湯的稀薄寒酸窘困.....

立下「修文德以服人」的典範。

好生之德!利眾生

「呆若木雞」的寓言出自「莊子  達生篇」

讀者的你認為這是褒義詞還是貶義詞?

周宣王好鬥雞

「紀渻子」此人是專門為周宣王訓練「鬥雞」的。

周宣王在「紀渻子」訓練「鬥雞」十天之後

「紀渻子」訓練好了沒?

「紀渻子」就說,此鬥雞表面上看起來

氣勢洶洶,其實沒什麼「底氣」

又過了十天周宣王再問「紀渻子」

「鬥雞」訓練好了沒?

「紀渻子」說「不行」

此雞只要看見別隻雞的影子,馬上就緊張起來

說明還有好鬥的心理

又再過十天,周宣王耐不住性子

又再問「紀渻子」

鬥雞到底訓練好了沒?

「紀渻子」回答說:還是「不行」

因為「紀渻子」認為此雞有些目光

仍是炯炯有神,氣勢未消

就這樣再過十天

「紀渻子」終於說差不多了,此雞已經

呆頭呆腦、不動聲色

看上去就像是「木頭雞」一樣

說明此雞已經達到完美的精神意境了

周宣王就把此雞放入鬥雞場

別隻雞一見到這隻「呆若木雞」的鬥雞

調頭就逃


「呆若木雞」不是真呆,是看起來呆呆的

實際上卻有很強的戰鬥力

貌似木頭的鬥雞根本不必出擊

就能讓其他隻的鬥雞

聞風喪膽快快逃離

可見,鬥雞的最高境界是「呆若木雞」

莊子此則寓言故事,道出「大智若愚」、

「大巧若拙」「大勇若怯」的深刻哲理

這是道家的辯證思維

「相反兩極化」的「轉化」的哲思

這是讀莫言的那篇「辮子」小故事之後

對文本中

的那位

妻子似「木頭」狀的精神病症

莫言說起此則「辮子」故事

讀者

所可能想到的隱喻篇

總感有其政治性意涵濃厚的潛藏

誘發讀者往故事底層去「思辯」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