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iyun

naiyun

2014年5月10日 星期六

探索一位作家


探索一位作家
一篇文稿。
修改痕跡 ?  
魯迅
曾幾番  敦促   果戈里是怎樣寫作》    

的此書  的譯本   快快出現,

他說:

有志創作的青年,必須知道「不應該那麼寫」,

才會明白原來「應該這麼寫」的。

如何知道這「不應該那麼寫」呢?

魏列薩耶夫的《果戈里是怎樣寫作的》

第六章,便答覆著這個問題。

 .................請自己查

雖然我們不是創作青年

而且已上了點 年紀    寫寫遺囑公式化之類的

交代      相關人員 看得懂  即可   

談到寫作技巧    寫作藝術化    更是

什麼寫作 經驗的提鍊      似乎有點兒遙遠呢!   

但是看看那些名家作品

改寫背後     作者發生了甚麼  想法的異動


這倒是件頗有趣的探索之旅

他們是

自動想改

被迫想改

為藝術純熟精煉而改 

如能   拾得他她們  修改的過程    痕跡

  可以從這些修改中

去了解一件       作品誕生的意義   

是否仍保有 初始原貌

是被誰改造的?


試想     變   那原貌   成因到底是

為哪樁事情的牽引........


然後就可以   因緣巧合   拉出

一個大時代的故事真相

這是摸索來龍去脈的最大的收穫與趣味

每一次發現都是驚喜呢!


原來如此    所以會這樣........懂了點大概。

結論是

越是被壓迫的ㄧ方

她他  逼   自己須要   更高段的騙術來

為自己真實的內在聲音   作點化裝術

讀者


只能在諸多雜訊之中     方能解出幾分   真。

共鳴一旦產生

是狂喜!

    沈寂百年之書的黯淡    有知音難求之憾 

哪天   它    被挖掘出土      就成了   天書

一定沒人懂

我常在想


如果當今世上

真有人    把寫作都  寫成     天書

那人真是太可憐了

古人古書的天書   還有期待值     待人去挖掘

他她們的   藏      是有希望   有等待   有明天的

希望可以讓人活著。ㄧ直活到永遠

現實啊!

把寫作都  寫成     天書     讓人費疑猜

那些   還沒藏   穩    就夭折的字跡與心血

一旦被燬

更是沒有見天日的ㄧ天呢!

沒希望沒等待沒明天

孤寂消失     悲哀

可憐與作家同等身     黏糊一起    哀奏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