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iyun

naiyun

2017年6月9日 星期五

續談卡繆「異鄉人」

續談卡繆「異鄉人」。

「異鄉人」小說中主角莫梭談到自己的父親跑去看

斷頭台的行刑之後,回家嘔吐不已....。

莫梭還說自己如果有幸不用上「斷頭台」

得以【出獄】的話,他ㄧ定

會每次都去看斷頭台的行刑。

或許看過卡繆寫的「思索斷頭台」此書之後,

較能清楚卡繆在異鄉人所要表達的深寓吧!


在未看卡繆「思索斷頭台」此書,

僅就「異鄉人」裡

莫梭寫其父與他之間,兩人對「斷頭台」一事,

前後反應各異的

好奇~「生死一瞬間」,早年喪父的莫梭,

在莫梭對父親記憶裡

竟是透過「斷頭台」來做聯繫的,

教人深深的悲憫同情莫梭啊!沒爹沒娘的孤單啊!

卡繆在異鄉人文本中還提到「斷頭台」擺放的位置,

教科書中以前教導「法國大革命時」的斷頭台刑具是

要上階梯才能到達,有一種死者往上爬升的神聖死亡,

靈魂耀昇感,那樣的死在斷頭台上,

是教育美化了「斷頭台」意象。

讀者依稀收到卡繆想側批教育界的教科書在造假,

莫梭說實際上他看到的報紙照片

「斷頭台」刑具是擺在地上的,

以前的教科書在說假話,

「斷頭台」刑具擺在地上,

處決人犯是含有一種「羞辱感」的。

觀看別人死亡,莫梭父親很有感才嘔吐,

或許莫梭的冷漠性格,他希望跟父親ㄧ樣對

「死亡」的恐懼有感覺。

到底看人「死亡」的事情看多了,

會變成一點兒也沒感覺,還是

對「死亡」恐懼感會更加強烈?

莫梭的真正想法是怎樣?想起魯迅的「看客」說。

事不關己!看別人的死像是在看一場遊戲,

早期羅馬競技場,獅子與死刑犯的搏鬥賽,

一點兒也無人道精神。

看客,只想要觀看一場感官刺激而已!血腥殘暴啊!


莫梭如果是「看客」的話,那才真教人作嘔呢!

莫梭真正想表達的可能只是「活著,真好啊!」

感覺「你的感覺」了嗎?

在神職人員不請自動到監獄要求莫梭信仰上帝時,

神職人員對莫梭呼喊:「你一定希望有來世!」

莫梭對神職人員咆哮、吶喊,並且說道:

「能讓我記起這一世的,那就是我想像的來世!」

莫梭覺得母親在生命來到終點時,她在養老院找男朋友

她玩這種「從頭來過」的遊戲,

是希望重新「再活一次

莫梭說自己也很想跟母親ㄧ樣,

希望能夠重新再活一次


莫梭他對神職人員要他信仰上帝的暴怒,

說此暴怒反而淨化了他的痛苦,掏空他的希望...。

莫梭企盼在他行刑的那一天,能聚集許多觀眾,


以充滿憎恨和厭惡的叫囂來送他一程,

好教他覺得自己是不那麼孤單的.....。

莫梭說他欣然接受這世界溫柔的冷漠!

在群眾裡的孤單靈魂啊!異鄉人!

這情懷,讓人想到「咆哮山莊」小說裡的

男主角吉普賽孤兒,更是孟克的那幅「吶喊」畫作。


改編自俄國作家「杜斯妥也夫斯基」同名小說

【罪與罰】1969電影p.2

有幾句台詞與橋段,跟卡繆「異鄉人」故事的互文性

比如

農場主對男主角(殺人犯)說:

「你相信來世嗎?」

男主角(殺人犯)回答說:「我不相信

【罪與罰】影片中談及冗長的審問犯人手段~


審問者對被審問說:

「人的天性有時會出賣計算的精確性。」

.........


我試想著,莫梭在雷蒙事件中

從「局外人」變成「局內人」的歷程,

讓我們進入文本最後的開放式結局....。

假設,如果法官有看到莫梭所寫的

「異想人」故事,

那麼,站在「情、理、法」的考量之下,

烏龍法官會因而有翻案的勇氣嗎?

談到關於「斷頭台」刑具設置經費的幽默反諷趣談,

莫泊桑

的那則「快樂的死刑犯」故事頗為絕妙之筆啊!

摩納哥國王對於殺妻死刑犯,

從買「斷頭台」刑具經費要一萬六千法郎

到最後演變成「給死刑犯六百法郎」養老金

請這位死刑犯到外地去生活....。

法國監獄關一堆犯人導致法國大革命事件,

摩納哥國王如果為了這位死刑犯,

而要買斷頭臺刑具的話,就必須向人民徵收

更多的稅金,重稅之下,人民是要造反的...。

莫泊桑說「快樂的死刑犯」故事是真實的,

你以為呢!

莫泊桑有精神病問題,

1893年他死於巴塞精神病院。

福樓拜常常對莫泊桑說:「所謂的才氣,

就是長期的堅持不懈的努力。」

一個國家對死刑犯的處置,可以看出

是否此國度具備「人道精神」。

這位有「世界短篇小說之王」美譽的莫泊桑,

在他下筆的幽默之餘,

也ㄧ樣充滿讓人省思的哲理。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