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上半年的閱讀回顧
1. 對花草世界的新認識。植物療癒法。
2.「生命的隙縫」討論。
3.認識常玉畫家。
4.認識日本當代【具象派】畫作。
5.品嚐異國料理【俄羅斯餐】,
玩起穿戴俄羅斯民族服。
6.閱讀喬伊斯「都柏林人」。
喜歡「泥土」一篇,
因為找出喬伊斯所設置的密碼,
文本裡描述的
瑪莉亞丟失的那塊「葡萄乾蛋糕」,
興許是
指涉「在葡萄牙 里斯本 的那座
聖誕老人,Justa,電梯 」。「死者」一篇,
讓人意識到初戀情人消失的重量,活著的死人
不見得能贏過死去的活靈魂。「死者」文本裡的
兩姐妹,與「都柏林人」第一篇的標題「兩姐妹」,
正好前後相呼應,又是一個循環。
起點也是終點。
兩姐妹,與「都柏林人」第一篇的標題「兩姐妹」,
正好前後相呼應,又是一個循環。
起點也是終點。
7.陽明山~「台北奧萬大」
欣賞繡球花與日本楓葉,與美相會。
8.到故宮參觀「奧塞美術館展」。
欣賞策展人對各個畫派相關性的分類介紹
與整體規劃次第。
一些動感路線~循序漸進美術學習的編排。
9.閱讀奧罕.帕慕克「白色城堡」。
主人與奴僕的角色互換,
釋讀「同理心」這一區塊。
一個人在危境時的生存之道,智巧!
為了求生存,撒謊、矇騙,是必然也是偶然機緣。
「生命」是道選擇題,每一種抉擇,
已然註定命運的走向,慎選每一個決定,
為自己的人生,自己的選擇而負責,
盡可能做到「不後悔」。
當時的討論,對於「白色城堡」一詞,
除了文本中有提到「白色城堡」之外,
在莫泊桑的「快樂的死刑犯」文本裡,
摩納哥王國,那位因為殺妻被判死刑的人,
最後他領了養老金,被驅逐出境。
莫泊桑在文本的最後寫道
這位「快樂的死刑犯」,
從他自己耕種的農園地,常常遙望著遠方的
「白色城堡」~ 那是「回不去」的家鄉。
「白色城堡」這個詞,就成了異鄉人的鄉愁。
當時的討論,對於「白色城堡」一詞,
除了文本中有提到「白色城堡」之外,
在莫泊桑的「快樂的死刑犯」文本裡,
摩納哥王國,那位因為殺妻被判死刑的人,
最後他領了養老金,被驅逐出境。
莫泊桑在文本的最後寫道
這位「快樂的死刑犯」,
從他自己耕種的農園地,常常遙望著遠方的
「白色城堡」~ 那是「回不去」的家鄉。
「白色城堡」這個詞,就成了異鄉人的鄉愁。
10.閱讀卡繆「異鄉人」。
文本中,
「莫縮說他不喜歡瑪莉,
卻可以答應與她結婚」,
此一情節卡繆的編創,
就像是「亂世佳人」電影(原著:飄)裡
郝思嘉對白瑞德求愛的口吻。
也像是
「咆哮山莊」裡男主角對情敵的妹妹
「陰謀式利用結婚」。
許多對「怨偶」之婚配,又何嘗不是這種考量呢!
基於動物性本能,
只想滿足生理需求而結合的婚姻,
可能也有相安無事就這樣過了一輩子的,
我們只能說,
因為有一方,不在乎「對方是否有真心真
情」。情痴啊!情人眼裏出西施。
愛到深處無怨尤。
卡繆在「異鄉人」
寫莫梭在獄中會看「弒親案」故事達千百回。
一場「誤會」。卡繆也寫過「誤會」劇本。
這,讓人想起
杜斯妥也夫斯基「卡拉馬助夫的兄弟們」
小說裡的那場「「弒父案」審判。
杜氏在此小說裡
那位長子「寫〖恐嚇字眼〗的信」,
竟成為弒父的關鍵判決.....,
整篇「異鄉人」也帶著杜斯妥也夫斯基式的
人生哲理思考。
莫梭出庭時,注意到那怪異機械式女子與記者,
這有點像似電影裡蒙太奇的手法,
兩個畫面放在一塊兒,產生另一種「意義」,
在媒體刻意操控下,
讓人跌破眼鏡,讓世人看不清楚「真相」。
莫梭出庭時,注意到那怪異機械式女子與記者,
這有點像似電影裡蒙太奇的手法,
兩個畫面放在一塊兒,產生另一種「意義」,
在媒體刻意操控下,
讓人跌破眼鏡,讓世人看不清楚「真相」。
11.閱讀佘雪絹的
「等待下一個奇蹟:愛麗莎旅俄小簡」。
認識「白樺茸」~白樺靈芝之功效。
認識「穆索斯基」作曲家的音樂影響力。
認識列賓的畫作
&俄羅斯~史達林時代~蛋糕建築。
12.閱讀與討論契訶夫「帶小狗的女士」。
再次重讀此書,有許多新發現。
對於契訶夫詩性般的多層次書寫,
發現「弦外之音」,真是樂趣無窮。
試著研究「契訶夫是如何寫作的?」
從「燈火」到改寫「「帶小狗的女士」?
契訶夫在寫作功力的修為上,
他是如何去蕪存菁的?
「西瓜吐籽」的底蘊意涵,
除了導讀者的說法外,
是否也蘊含「偷情會被砍頭」的意象?
最喜歡此書裡
那篇「小玩笑」的嚴肅反省,
一個男子,如果輕易隨口發下
「 愛情誓言」,一旦毀約,後果?
對於女子的傷害會有多大?
契訶夫寫的愛情故事,有許多則
都是風流男子的自省篇。
所謂「感情債」最難還啊!
ㄧ發覺彼此「不適合」,
就要勇敢說「不」!別輕易許下諾言,
避免「遺憾終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