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iyun

naiyun

2016年6月4日 星期六

做菜低手

做菜低手

嫁女兒時,為她們挑的婆家

婆家人員中

最好不要有很會做菜的高手

免得

到時候

女兒天天煮飯菜時,興許都會提心吊膽

稍為不慎就會有

長期做飯恐懼的慢性病症呢!

如果,妳有過老是被數落

為「做菜低手」的親身體驗

那種挫敗感是極深的。

學不來啊!煮飯做菜是要天份的

雖然妳只能充當三廚、四廚角色

有時連

挑起「蝦子的砂腸污線」動作,都深怕

把蝦子給滅掉毀屍容了

手太不巧者,老被稱作「笨手笨腳」

煮個飯總是軟綿綿的,放錯水量

老是被取笑.....

即將共讀這本「飲食札記」,更覺低能

沒關係!

懂得別人的做菜絕活

細品欣賞別人的做菜藝術成品

感受一下那些「做菜高手」的

自我實現成就感

雖是做菜低手

懂得品嚐讚美他人成就者

用眼睛

用心去體會

吃下

孔老夫子的「中庸之道」

見賢思齊囉!

學做菜?

不對味

至少妳會吃出別人的巧思與經驗談

也算

稍感慰藉。

雖然是做菜低手

讀了「飲食札記」之後

每道佳餚

至少你妳也能說個有點不離譜

哈哈

吃什麼像什麼....

孩子們多半是喝牛奶長大的

難怪

長大之後或多或少都有些「牛脾氣」

吃太好

會有罪惡感

是那些清教徒的夢魘

1987年出品的電影「巴貝特的盛宴」是

改編女作家Isak Dinesen,

1885-1962,丹麥著名女作家

的一篇短篇小說


路德教派的姐妹

好心收留了一個

由巴黎避亂而來的女子巴貝特。 


為了回報這對好心的姐妹,

中了大彩卷獎金的巴貝特

決定用這筆彩卷獎金

在兩姐妹父親的忌辰時

親自掌廚,

為丹麥小鎮的村民

奉上一桌正宗豐盛的法國大餐。


結果,長期簡樸的信眾們

各個都做了大「噩夢」.....

這位丹麥女作家是

寫「遠離非洲」的女作者

海明威得諾貝爾文學獎時,還謙稱說

此獎

應該頒給Isak Dinesen 才對呢!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巴貝特的廚藝與愛心

也只能留給

過往  還未戰爭時

那些懂得欣賞

她的廚藝才華的「知音」人了

不同階層的人,是不懂得箇中滋味的

你想給人家的  認為是最好的

別人不見得會領情

畢竟是兩個世界的人

難取得共識也

一場戰亂

埋沒多少有天份有才華者啊!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