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iyun

naiyun

2016年6月5日 星期日

點曲

點曲

紅樓夢裡有許多齣聽戲曲的情節,

只要是誰「過生日」,聽戲去!

那時與大家共讀「紅樓夢」此書時

諸如:牡丹亭、琵琶記玉簪記等戲碼

每個字都看得懂,可是作者要藉此

釋出的典故寄情,對我而言

總覺得很有距離感。

今午,有人陪聽戲,很幸福!

燈燈遞續。傳承!

我像劉姥姥進大觀園般

也去感染一下古早味先聽一聽

與莎士比亞同年1616年過世的

湯顯祖的代表作

即是

這齣崑曲「牡丹亭」

其中杜麗娘的「遊園」

然後是

【療妒羹】,明吳炳作。喬小青在看

湯顯祖的「牡丹亭」劇本...


















接著是

崑曲「琵琶記」很鬱卒蔡伯喈

不願將自己私密心事說給牛氏聽

牛氏偷聽丈夫的已娶媳的心事之後,

願意仗義幫助丈夫

注:《琵琶記》主要是寫

書生蔡伯喈與趙五娘夫妻之間的離合悲歡。

 ... 還好蔡伯喈不忘舊情,又

在賢慧的二妻牛氏的諒解與幫助下,不

但與前妻五娘相認,且棄官退職,回鄉守孝























最後是聽

這齣崑曲「玉簪記」-「偷詩」

很有喜感逗趣



(陳妙常上)  

(唱) 【清平樂】

  西風別院,黃菊都開遍。

  秋燕不知人意懶,對對飛來池畔。

(白)我,妙常,

自見潘郎之後,不覺心神恍惚,

情思飄蕩。對此困人天氣,好生傷感。

想我在此出家,原非本心,

只為身無所歸,寄跡於此。

那知弄假成真,到後來,不知怎生結果。

喔,有紙筆在此,不免把心事寫作一詞,

聊寄幽情,消遣悶懷。

寫什麼好?唔,有了。

 (唸詩)

 松舍青燈閃閃,雲堂鐘鼓沈沈,

黃昏獨自展孤衾,欲睡先愁不穩。


 一念靜中思動,萬般情意難禁,

強將經卷壓凡心,怎奈凡心轉甚。

..............



















有個年輕姑娘願意陪伴我這個

老媽子「聽戲」

真是甚感欣慰!玉簪記-偷詩

唱腔演技真逗

劇情絲絲入扣

引來觀眾入戲集體哄堂大笑.....。

自己像似

進出紅樓夢境

我這位劉姥姥算是過足戲癮

雖然我這個門外漢

只能看熱鬧



















問起


陪伴者年少「孝女」,「聽戲」感覺怎樣?

她說

演第二組「牡丹亭」的主僕二人

唱得演得給人較為「生澀」感


字幕

打出「蔡孟珍」飾演

「療妒羹」裡的喬小青。


字幕

打出「蔡孟珍」飾演「玉簪記」裡的

陳妙常仙姑

感覺蔡孟珍唱腔演技都堪稱一流

演得真是好啊!


後話!

琵琶記 - [蔡邕]一齣戲


觀後,讓人想起

蔡邕之女- 蔡文姬的「胡笳十八拍」古曲。

金庸小說「笑傲江湖」裡

還說酷愛「音律者」

在蔡邕的墳墓內

挖掘出「廣陵散古曲」的樂譜呢!


所以黑白兩道

愛樂者他們所合奏的這曲「笑傲江湖」,

也加進

蔡邕墳內挖出的「廣陵散」樂章

一小段。傳承

就像古諾「聖母頌」此曲樂譜有出現

類「巴哈的樂章」一樣。少即是多

傳承

還有

蔡邕在「曹娥碑」後面的「八字」題辭

:「黃絹幼婦  外孫齏臼 」此謎語。

這八個字

讓曹操晚楊修一步

才想出


原來

蔡邕所打得「啞謎」解語





此碑

寫得真是

絕妙好辭」。

記得小時候常聽「歌仔戲」,

這齣「琵琶記」改編版的故事



最常上演的戲碼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