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iyun

naiyun

2014年10月29日 星期三

從忘記開始說

從忘記開始說

這個效應比喻只記得「夢想成真」

有三個字    是  「馬    龍    比」到底是

馬龍比      龍馬比    比馬龍   比龍馬

龍比馬 ......   反正它是在心理學上的名詞

在跟好友閒聊中       故事內容差不多  忘光光

這很好     事後我發現    


「忘記」的好處    也是創意性  想像出新故事的

刺激

自覺猜掰地  很有創意呢     

 離心理作用心理效應要表達的「原意」

也就是到達的「結果論」相近

但是編織一則全新的故事   過程

全是     新想出的

原來我們的記性可以改造成這般「蛻變」

我竟然可以掰成

所謂「馬比龍效應」就是

「馬」想像著自己有一天能變成「龍」

就真的   把在地上奔跑被人騎的馬   變成   天上飛龍

伸展著自主的舞動   

真是有夠「巧」

才說完我的忘記     將  故事內容    亂掰 

還認為自己應該沒掰錯     

才坐定   聽一場「創意性思考」演講時

主講者   就說起

「畢馬龍效應」將此效應扼要在簡報上秀出

「弄假成真」

主講者  說  畢馬龍是一位希臘國王

他自己動手從事  藝術創作   著手雕刻    

一尊美女石雕像

畢馬龍國王深深愛上這尊「美女石雕像」

天天夢想著她能變成真人    與他在人世間相戀

希臘諸神被畢馬龍國王長久時間的真誠祈禱所感動
   
就將此美女石雕像變成真的人

終於讓畢馬龍國王圓夢了

有教師就以「畢馬龍效應」做實驗

分兩組學生      有一組學生   教師一直讚美他們

另一組沒有讚美

結果    有被讚美的那一組    學習成果  當真比

另一組來的優秀

所以在心理學上的應用就將此現象稱為「畢馬龍效應」


「夢想成真」與「弄假成真」兩個名詞 

應該有異同點吧

還是它們其實都差不多相近 

我們也可以將它們     當成是一樣的意思  



「馬比龍效應」到「畢馬龍效應」

聽過此則故事後    時間一久   我早已將它歸零   

忘記一大半內容      竟然

忘記開始說起   才說的自成一套「馬變成龍」

「地上」昇華為「天上」的向上攀爬


看來將「馬的蛻變」比喻「成龍」的過程

我的故事新編

也頗有其邏輯性呢

真是自圓其說的自我滿意來著


愛因斯坦說

「我們在十八歲前所獲得的常識會成為

我們爾後的「「偏見」」

感覺    如果哪天    你

忘記   健忘    空白   歸零      放空   

故意走出框架   就算殘留「影子」也好

或是    來個徹底「健忘」也罷

當你在說一件事時     只截取一些關鍵的重要精神


那麼

是可以在兩個選擇當中     全拋開這兩者的選項

嘗試多種可能性的      容許讓自己

有更多      創造性的選擇

是否你有可能

創造出

第三種的選項        或許那樣

對於活化你的思考力是很有幫助的


無意間     實驗到    這樣的創造性思考過程

覺得

人啊    是可以很自由    去     開發潛能的

忘記     這件事    往正面看待    

也有它頗功能性的啟發呢



2014年10月28日 星期二

讓腦部做有氧體操

  讓腦部做有氧體操

 近來    越加發現    感到    共同討論  一本書  真是太重要了

越多一點時間來     營造    討論的「空間」

看來在閱讀上      能有較深入的理解     是很重要的

當你試想 著   想  找出符合邏輯的答案

或是一直都找不出答案

正困擾時

請       容許    自己給自己     多點空間  多點時間  

去想一想     

有懂     沒懂    懂幾分    這都   沒關係的

我們日子     照樣在過

不過至少你有      因此    去動動腦     腦部有做    有氧體操   

好處之一就是       你比較不會     有     老年癡呆

這會兒      讓我       想起      阿德勒     這本

「如何閱讀一本書」裡的

第十八章           如何閱讀哲學書

摘錄

一些裡面的內容     想看    此篇全文者   你就自己去找書

翻閱

對於想讀       哲學書籍者       我想     應該會有一些些幫助吧

ON

[最偉大的哲學家所提出來的深刻問題,

正是孩子們所提出的問題。 能夠保留孩子看世界的眼光,又

能成熟地了解到保留這些問題的意義,確實是非常稀有的能力

—擁有這種能力的人也才可能對我們的思想有重大的貢獻。


偉大的哲學家

總能釐清生活中的複雜,看出簡單的差別

只要經由他們說明過,原先困難無比的事就變得很簡單了。

如果我們要學習他們,

提問題的時候


就一定也要有孩子氣的單純—而回答時卻成熟而睿智。 



簡單來說,哲學就是一種思考,別無他物。




懷特海有一次強調,全部西方哲學,不過是“柏拉圖的註腳”。

後來的希臘人自己也說:“無論我想到什麼,

都會碰到柏拉圖的影子。”

無論如何,不要誤會了這些說法。 柏拉圖自己顯然並沒有哲

學系統或教條—若不是沒有教條,我們也沒法單純地保持對

話,提出問題。

因為柏拉圖,以及在他之前的蘇格拉底,已經把後來的哲學家

認為該討論的所有重要問題,幾乎都整理、提問過了。 



有另一種哲學論說形式值得一提,

只不過沒有前面四種那麼重要。 

這就是格言的形式,是由

尼采在他的書

《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Thus Spake Zarathustra)中

所採用的,

一些現代的法國哲學家也運用這樣的方式。

上個世紀這樣的風格之所以受到歡迎,

可能是因為西方的讀者對東方的哲學作品特別感興趣

而那些作品就多是用格言的形式寫作的。

這樣的形式可能也來自帕斯卡爾的《沉思錄》(Pensees)。

 用格言的形式來解說哲學,最大的好處在於有啟發性。 

這會給讀者一個印象,就像在這些簡短的句子中

還有言外之意,他必須自己運 用思考來理解—他要能夠自己

找出各種陳述之間的關聯,

以及不同論辯的立足點。 

同樣地,這樣的形式也有很大的缺點,

因為這樣的形式完全沒法論說。 

作者就像個撞了就跑的司機,他碰觸到一個主題,

談到有關的真理與洞見,然後就跑到另一個主題上,

卻並沒有為自己所說的話作適當的辯解。 

因此,格言的形式對喜歡詩詞的人來說是很有意思的

但對嚴肅的哲學家來說卻是很頭痛的,

因為他們希望能跟隨著作者的思想,對他作出評論。



假裝相信一些其實你並不相信的事,是很好的心智訓練。

當你越清楚自己的偏見時,你就越不會誤判別人的偏見了。



換句話說,你在閱讀哲學書時要用的方法

就跟作者在寫作時用的方法是一樣的。

哲學家在面對問題時,除了思考以外,什麼也不能做。 

讀者在面對一本哲學書時,除了閱讀以外,

什麼也不能做—那也就是說,

運用你的思考。 除了 思考本身外,沒有任何其他的幫助。




哲學家彼此意見往往不合這一點,不應該是你的困擾。

這有兩個原因。 

第一,如果這些不同的意見一直存在,

可能就指出一個沒有解決,或不能解決的大問題。

知道真正的奧秘所在是件好事。 

第二,哲學家意見合不合其實並不重要,

你的責任只是要釐清自己的思路。 

就哲學家透過他們的作品而進行的長程對話,

你一定要能判斷什麼成立,什麼不成立才行。 

如果你把一本哲學書讀懂了—意思是也讀懂了

其他討論相同主題的書—你就可以有評論的立場了。 



讀者最要花力氣的就是作者的詞義與基本主旨。 

雖然哲學家跟科學家一樣,有一些專門的技術用語,

但他們表達思想的詞句通常來自日常用語

只是用在很特殊的意義上。 

讀者需要特別注意這一點。 如果他不能克服自己,

總是想將一個熟悉的字看作一般意義的想法

最後他會讓整本書變成胡說八道又毫無意義。 ]




OFF


當你什麼也     創造不出來時

那就    創造你自己吧     創造出      自己的價值

創造的意志

在「快樂之島」上  活蹦跳舞  唱著悅耳動聽歌曲

愉悅氣氛   浮現在

尼采的「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卷二篇章    中

讓    我看見

 米開朗基羅的石雕像     莫札特的歌劇   魔笛  與 唐 喬凡尼

夜后   那    花腔   女高音   在唱著     高難度的     藝術提升

整篇文章敘述   在字裡行間      呈現出

藝術化的創造意志     如此「譬喻 」     

讓創造意志   生出的    藝術作品

不斷在   跳躍   上演著   ...........................

我們大家     暢所欲言的熱烈討論

滿室    飄散著    愛智之悟   

很自在地「放」出    許多     睿智想法

是創造的生命    是熱愛  擁抱  生命的   積極人生

我們在創造    整屋子的「心靈自由精神」

真是舒暢啊




2014年10月27日 星期一

討論孟若小說-後記之二

討論孟若小說-後記之二

發覺  孟若 在創作上 會將世界經典著作的元素

巧妙貫穿其間

再加以改造變裝 幻化於無形 

 成為  自己很具獨特的風格樣態   

因為要討論 [溫洛克之崖] 與 [深-洞] 

這兩則短篇小說

真的很花時間

再去好好看看霍桑的「紅字」與

費雯麗主演的「慾望街車」

聖經裡的宗教觀教化與基督教之外的教派

孟若很巧妙地  點到為止 不贅言 

將人物性格簡單幾句就能凸顯對比出來

功力深厚真是個說故事高手

記得「寂寞拍賣師」片中裡 那位精算的拍賣師

他與畫家比利  兩人 專幹些偽畫勾當

拍賣師對比利的畫作   評價很低

說比利他的畫缺少     藝術裡

很重要的一項元素  那就是「內在的神祕性」


「內在的神祕性」

讀了孟若的[溫洛克之崖]發覺此則故事

真是太具有「內在的神祕性」

是否

假設精算的拍賣師也來跟

我們一起討論這篇故事時

他會很佩服地說

「孟若」這篇[溫洛克之崖]故事

實在是   很有藝術氣質  很有「內在吸引人的神祕性」

「尼娜最後哪裡去了」

成為最大的謎題   找答案的過程真是太具趣味性了

為何孟若要用第一人稱的這個「我」去

寄兩封信   投遞   兩個地址


像福爾摩斯或是亞森羅蘋小說般

偵測推理

從孟若   一筆帶過的輕盈字句裡   要是讀者沒細心

抽絲剝繭    還真是無厘頭     哲學設計的愛智呢

大家一起找「尼娜最後哪裡去了」

一起核對前因後果    的精彩討論

只要有ㄧ人破解密碼     線索就全解開了

真是有智慧的讀到重點啊

感謝這位破解密碼大師的解析

往「謀殺」方向  追去

尼厄這位表舅很可能就是兇手

變心女子哪裡去了

中規中矩的中年男子   尼厄表舅

恐怕一犯案    是令人傻眼呢


孟若只寫出海明威式的冰山表層

冰山底下那三分之二    讀者要自己去探索

這個「內在的神祕性」

就很自然浮出美感要素

讓讀者充滿「思」的趣味

百思不解      一旦破題破解謎團


有如偵探小說  破案般    樂在其中呢

於是[紅字此書裏的復仇者   跟蹤者-羅傑醫師

與丁牧師傳教士無膽隱匿偽君子

這兩個角色的性格   

儼然   全融入了

波維斯與尼厄表舅  這兩人的身上  

羅傑醫師與丁牧師傳教士的魂靈

有如  孟若在向 小說大師 霍桑  致敬般  

孟若作品    從大師那源頭  舞蹈出  新式舞步來 

讓此作   道德指標  提升到一定的高度批判   

我這個讀者   一時把這樣的感覺    

 讓他們四人交替上身   .....   抓取其性格特性精髓 

植入「柏拉圖的洞穴理論」   

第一人稱的這個「我」    她算是

已經  走出   洞穴的人

最後她的「全知觀點」真是充滿「理智」

也為自己打開    觀看人性的另一扇窗

人物在哪個轉折點    起了變化    那些關鍵性的討論


真是太有腦力激盪      撞擊著你的本來思維

真有意思啊


 [深-洞] 這篇

當然我們也順勢  就很愛朝「洞穴理論」鑽

莎莉媽媽看見肯特兒子失蹤之後   

過著自稱是約拿先知的那種生活

讓你想起「慾望街車」此片中

費雯麗飾演白蘭琪時     最後那句經典台詞

她即將被送往精神病院時

白蘭琪她說

「感謝  因為有那些陌生人的幫助  才讓她活到現在」

讓人真是揪心之痛啊

白蘭琪表裏不一   精神失常  與  

肯特學起「約拿的頑皮」反抗上帝

走向   

克里希教派佛教的路線   類「布衣教派」清貧生活

內在空虛感對比精神富足追求

布爾喬亞  資本家   貪慾財富   




苦修者  乞丐式生活只求一頓飽

在兩相對比中     作者當然有話要說

說些什麼      孟若的文字  雖 平實  無華 

卻很洗鍊  非常有力道

發覺孟若寫 [深-洞] 這篇

肯特身體雖被救起    心靈仍是在[深-洞] 出不來

就像似「約拿在鯨魚裡面三日三夜還活著」

肯特   鐵定也很想     等媽媽來拯救他吧

碰到正常父母     生出這麼敏感的小孩

爸爸太權威   媽媽無法幫襯替孩子說話   

往往兒子就叛逆   反其道而行    違抗父母的期待  

小孩要做自己命運的主人     喜歡決定自己的命運

如果你家的孩子   不理會大人想法

要是這樣的話    你會怎麼做

為人父母者     也只能接受    現實


還能怎麼樣


父母能幫小孩做什麼    就去做些什麼吧

消極   積極   在洞穴裡   還是已經走出洞穴

總之要放下「我執」就是


帶著一堆迷惑來討論     討論過後

真的釐清許多盲點呢


喜歡這樣的推理    還兼具著哲學美感呢

真有意思



2014年10月26日 星期日

那年,我們讀詩


那年,我們讀詩


那年   ,    我們一起沈浸於       紀伯倫的詩歌

能用語言      解釋清楚的      就不像    詩歌   了

是一種   心領神會     一種  超然   意境

再       找出   兩首      來細品

《鯨魚與蝴蝶》和《影子

回想     當年   大家        共讀     共同討論     的情境


  ON       [         鯨魚與蝴蝶

一天黃昏,一個男子和一個婦女不期而遇地

同坐一輛驛站馬車旅行。 他們以前見過面。

Y(^_^)Y 


那男子是個詩人,他坐在那婦女的身邊,

設法講故事給她消遣,

有的故事是他自己創作的,有的可不是。 

然而,

就在他講著故事的時候,

那位夫人竟睡著了。 

接著,

馬車突然晃蕩,

那位夫人醒了,

她說:"我真欣賞你所描摹的 約拿和鯨魚的故事  。" 

Y(^_^)Y 

詩人接口道:"然而,夫人,

我剛才在講給你聽的故事是我自己創作的,

說的是一隻蝴蝶和一朵白玫瑰花  

以及它們怎樣的彼此以禮相待。"


影子

六月裡   的一天,

青草


榆樹的影子說:"你左右搖晃得過於頻繁了,

你擾亂了我的安靜。" 

影子答道:"不是我,不是我。

朝天空看吧。有一棵樹,


Y(^_^)Y 


在太陽和大地之間,在風中左右搖晃著哩。" 

青草

便抬起頭來,

第一次看到了那榆樹。 



Y(^_^)Y 



青草在心中忖思:"哎,瞧瞧,

有一棵比我還大的青草哩。" 

於是 青草 就默不作聲    了。       ]   OFF


「影子」詩歌   讓人   想著想著

就想起      柏拉圖的洞穴理論

光與影

而「鯨魚與蝴蝶」詩篇     關於卸下心防

不再仇視敵人的「大愛」啟示

說起

約拿寧願死去     也

不願執行上帝指令  去通報警告拯救他的民族的仇敵

約拿情結    

挑戰你會如何去對待「世仇」

解冤仇 ?


1957年那部[Sayonara]異國情緣的電影是

美國西點軍校出身的少校   迷戀著  

 日本歌舞伎的故事

美軍轟炸日本

大明星的父親  哥哥全死於美軍手中


日本人   敵視   美軍


日本憤青們也曾因為一對殉情夫妻

同仇敵愾   集體圍毆過  

 這位少校『美國影星馬龍白蘭度飾演

雖是老片子    不過修片得很細緻    色彩畫面清晰

古色古香

帶出傳統古典很精緻  典雅 的日本文化

這部 [Sayonara] 探討異國情緣   

 化敵為友的   影片

把日本文化特色   很巧妙地置入於    片中

覺得   這位「製片人」真是獨具慧眼  

很有智慧啊  

 很經典 

華麗舞台表演   背後    這位藝伎大明星

原來是個窮苦人家的孩子

因為顧及家庭生計因素   只好犧牲個人幸福  

簽下   「賣身契」............


馬龍白蘭度為了追求她     勤學「日語」天天守候

躲在大樹後面   偷窺    他的大明星愛人   

她的一舉一動  

追不得    愛不得之苦     打破  

兩個不同民族之間的 冤仇

別離       不別離     唱出的  Sayonara   

好傷心的恨別離啊

多麼淒美啊       很動聽的旋律............


再回到     紀伯倫的詩歌

那首「我曾經七次鄙視自己的靈魂」

第一次   當它本可進取時   卻故作謙卑

第二次   當在空虛時   用愛欲來填充

第三次  在困難與容易之間   它選擇了容易

第四次  它犯了錯   

              卻藉由別人也會犯錯來寬慰自己

第五次   它自由軟弱    卻把認為是生命的堅韌

第六次   當它鄙夷一張醜惡的嘴臉時   

               卻不知那正是自己面具中的一副


第七次  它側身於生活的污泥中   

              雖不甘心 卻又畏首畏尾  





你可曾

凝視自己的靈魂 ?      它讓你鄙視過嗎 ?     

自己的影子裡

他人的影子裡

影子國裡    鬼影幢

沒有光源的照射     黑暗國度裡

你可曾搭上旅行的列車去遊歷過?


這是真的

我們常常

無法以已知的經驗去證明未知的事物

不是嗎? 

影子噓聲    靜悄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