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心懸在崖邊…
看《考威爾》寫【莫內與他的情人】的小說,
斷斷續續的。
一週內
總是有事先排好的活動,可是自從
看了這本小說之後,正在閱讀中…
卻一再被旁鶩干擾著…。
我的心是懸在那兒…吊在那兒…
進入【未成名的窮畫家們】的悲慘世界。
已經被此書中的情節所感動…哭過三次了。
剩一點點就快要看完了…。
真想一口氣看完。
後來發覺【現在的我】比較務實,
活在現實中些。
年輕時常常入迷一件事就習慣熬夜,
有時會用五天的時間,沒日沒夜得
看看看看…忘了睡覺忘了吃飯。
做一件事做到【忘我】全然投入。
壓根兒沒想到要【抽離】。
身體的眼力、體力畢竟不如從前。
此刻,
我會警告自己,打住吧!休息一下吧!
可是好看的小說,沒看完就覺得
有一件【大事】未完成。
這樣掛念著…倒是頭一遭。
莫內
在北美館展出期間,
我在不同的時間
跑去看了三次【睡蓮】,
對一起展出的白楊樹那幾幅卻是特別的偏愛。
《考威爾》寫莫內的故事
到底有幾分虛構的成分?
後來我覺得秘史比正史更加有趣味。
管它真不真實。
虛構加鹽加醋的小說
使莫內此號人物活生生的在讀者面前
再活過來了。
看完此小說再去看莫內的畫,
時間歷史軸會更清晰,畫作的背後故事
讓讀者→觀看畫作→在欣賞之餘,可以看到
更深層的東西,
捕捉畫家所要表達的內在世界。
多邊延伸閱讀~真的有加乘~往
深度閱讀境地前進的效果。
尤其把莫內同時代
在東方的一些有名氣的畫家
做一對比。拉進大時代的故事
就更加豐富趣味了。
哪個作家最擅長畫哪一類題材?畫到出神入化。
莫內畫許多題材,晚年只畫睡蓮。
畫了26年的睡蓮。
那麼對莫內的【印象‧日出】與睡蓮
可能就是一般人對他的印象,
這畫家擅長畫【印象】,把日出和睡蓮畫得
很具【瞬間印象】。
跟莫內在地球上存在的時間差不多時期的…
東方畫家有
虛谷、居廉、趙之謙、任薰、任頤、
吳昌碩、程璋、黃賓虹、陳師曾、陳半丁、
何香凝、高劍父、高奇峰、…徐悲鴻、溥心畬…
近現代繪畫最有趣的傳聞是
齊白石擅長畫【蝦子】,
活蝦死蝦的趣味軼事是一籮筐…。討價還價。
吳昌碩〈一生愛梅~紅梅圖〉、
程璋〈雙貓窺魚圖〉
此二人
跟莫內生年期間的時間點是最相近的。
當你在研究~
不管是音樂、美術繪畫、文學…等等藝術家
的成長軌跡時,
將他們~成名前的作品
與成名後的作品
做一比較。
每一個階段
都呈現不同的面貌。
喜愛者不一定會對哪一個時期
是
他們最成熟的作品就較有興趣,
『品』
是純屬個人私有的觸動~
與作品互動之後所產生的新解釋~境地~。
有時跟這些觀看的背景知識全無關係,
觸動你的部分
就要回歸到
觀賞者自己本身的生命經驗去做【連結】。
每人會
『品』
出甚麼《結果》而得到共鳴,是一趟奇遇!
我的心懸在崖邊…
是那海港的懸崖?落海沉溺?
《考威爾》寫【莫內:我是大海。】
是莫內的內在聲音嗎?
還是考威爾藉由莫內說出的【大海】
有更深一層的意義?
而這次
我特別注視海港的懸崖?此張風景畫。
為什麼此時我會這樣子呢?
每一個階段、每一次的不同閱讀…
總是讓人往
自我內在~挖更深之處├ 探索著…
我的心懸在崖邊…
後記
後記
※
形成一股風潮~
就像似
吹一口氣→脹很大的〝氣球〞
那張嘴是最先開口吹的
把〝它〞吹大………
大到〝空氣〞撐太過飽~快破不破~
的頂峰…
綁緊氣球〝口〞就放手
讓此氣球往上飄啊飄……
自由地〝飄〞………在土地上的人們呀!
就只能抬頭仰望看風向…
它會飄往何處?…
隨風向飄~~~形成一股風潮…
總有跟隨者
在後面追呀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