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iyun

naiyun

2016年7月15日 星期五

太冗長的「名字」

太冗長的「名字」

叫俄國人的名字,太不經濟了,

多費口舌。真是太冗長的「名字」了。

「名字」長長得

讓觀看這場「櫻桃園讀劇」

的觀眾們看得霧煞煞

聽得很「不清楚」

誰在演誰?

一齣劇尤其是廣播劇

角色最好不要超過五個

一般觀眾都不想動腦筋


劇場裡人物過多,如果是第一次看此劇

也沒先看改編的劇目內容的話

會一時搞不清楚

彼嘉與雅沙的角色

那些女僕、管家、女教師....

到底是哪個在演哪個啊!

看得有點兒「頭大」

天氣過熱!表演空間的三個主要出口

是敞開的

所以冷氣空調雖有開著,仍是熱爆

演員們都穿著「厚厚大衣與長筒馬靴」

在大熱天裡表演

真是超克難得

「給人更是超熱的感覺」

五十位左右的觀眾們

在大熱天裡

坐在老舊的長木條椅上

是有點兒擁擠

如此小的空間聚在一塊兒

身為觀眾的我感覺也是

挺克難的在看戲

整個表演者們與看戲者們

都很契訶夫式的「櫻桃園」匯聚

上演戲謔似

夏季裡的「冬季變裝」秀

體驗現場溫度

是無法體會1903年俄國的零下3度的

感覺與「櫻桃園」話劇的抽離關係

有著很遙遠的距離.....

劇中在郊外擦長獵槍的女子

她啃著「小黃瓜」自言自語

說自己不知道來自哪裡?該往何處去

好高更式的畫語啊!有哲思喔

櫻桃園被拍賣後

這位「擦槍女」要離去時

對著手上的大包袱哄出「娃娃聲」,然後

丟下這個大包袱

大包袱又再次被撿起後

到底她這些動作想表達什麼

劇中她吃小黃瓜還擦長獵槍

最後她跟包袱說話,許多象徵意義

在移植式的側面旁說中....

叫人陷入一種疑問句的迷惑

櫻桃園讀劇演出之後

有一場座談會

觀眾對演員們提出

幾個提問,有人問

那位演出「農奴之子」的演員

問他是如何詮釋此角色的

羅勃辛購買那座被拍賣的

「櫻桃園」的心情

是否

有給他什麼樣的內心衝擊

他為何會接下此角色

演出之後的感受又是怎樣

同樣的問題,也向

永遠的大學生-「彼嘉」演員提問

演出者的口徑竟然都很一致

都說他們所演的角色


確實

他們有一種生命的連結「啟示」

有著深刻的感受

他們也從演出的過程中

而更加認識自己

雖然在這麼熱的天氣

這場「座談會」



表演者與觀眾們的互動是零距離的

儘管諸事都很克難

連買個入場票也很費功夫

感謝那位為我購票者

整體來說還是覺得不虛此行

美女俊男如雲

那些演員都很有潛力喔!

無法很清楚吸納此劇輪廓

我還是

回頭好好研讀一下

「契訶夫」的「櫻桃園」劇本吧

方知「改編」的出入現在進行式

















脫下厚重冬季戲服,清涼多了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