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iyun

naiyun

2016年9月3日 星期六

有唸沒有懂~儺?

有唸沒有懂~ 儺?

那段日子的同事們都時興當「錄音義工」。


給盲人讀[書]的錄音....

當時,我也曾錄音

「中國民俗大觀」上下冊的某ㄧ部分....

因為看韓劇的「步步驚心:麗」連續劇裡有

「儺戲」演出,方憶起當時我在錄音

「儺戲」這部分的介紹時,

是有唸沒有懂,

有口無心只是照著字面來唸

「儺戲」是什麼東東?好遙遠的名詞啊!

超有距離感。

韓劇提到「方相氏」更難解了。

趕快拜一下Google大神查查「儺戲」!

【周禮·夏官】說:

"方相氏掌蒙熊皮,黃金四目,玄衣末裳,

執戈揚盾,帥百隸而時,以索室驅疫。"

方相氏成了驅鬼逐疫、消災納吉的神化形象,


那模樣神秘可畏。


上星期跟大家去故宮看「龍藏經」策展時,

解說導覽員說起,兇惡面相的神祉

拿凶惡法器驅魔....。

算是「收妖」吧!

惡馬惡人騎。

胭脂馬遇到關老爺。ㄧ物剋ㄧ物。

降伏妖怪懲惡。

戲表演中,面具

則成了儺戲造型藝術的重要手段,

也是儺戲最為重要、最為典型的道具。


儺戲起源於原始宗教中的巫。

把驅鬼逐疫儀式稱「儺」,

並由此產生了祀神娛鬼的儺儀儺舞


在儺祭中,面具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儺祭之風盛行的商周時期


為了在祭中

獲得強烈的祭祖效果,

主持儺祭的

方相氏佩戴著"黃金四目"面具。


再查一筆「儺戲」介紹:


假面劇

是韓國傳統的戲劇樣式之一,

它發端於上古時期的巫俗儀式,

發展於宮廷的散樂和民間的城隍祭。

後因國亂財政枯竭,

儺禮優人們將他們拿手的節目

留存於民間,漸漸形成了

傳統演劇的最終形態――假面劇。

官奴假面劇

是身份低微的奴婢們

帶著兩班的假面用舞蹈和動作表演的

韓國傳統無言劇

主要以兩班們的愛情

以及和阻礙兩班愛情的勢力的鬥爭

為主要內容

以幽默詼諧的方式展開。


官奴假面劇

是韓國目前唯一保存下來的

只有舞蹈和動作的無言喜劇

感覺

介紹儺戲儺舞的

那些文字的距離感

要由

視覺動態畫面來補強,

如此才有穿越古今的實境效果。


還有

這部「千里走單騎」電影

片中有談到

日本人到雲南麗江

拍攝「儺戲」的情節....。

喜愛儺戲的「高田健一」罹癌

整部片子


一直都沒露臉

就像是

他喜歡儺戲的「面具」一樣

他是躲在面具背後的人

高田健一隱藏真正自己的內心

他總是與世人疏離

還與自己的父親有嚴重隔閡

高田健一之父

得知兒子病危,希望能為兒子

做ㄧ些事,就走了一趟

兒子曾經走過的路

父親高田剛一


到雲南麗江也去拍攝「儺戲」

其實是去完成兒子

還未完成的

關公「千里走單騎」的「儺戲」

此電影

闡述人間「大義」與父子之情

是部催淚片

感人

媽祖生與城隍爺出巡時的

台灣民俗活動「跳八家將」驅鬼

除瘟疫

放鞭炮

嚇嚇凶神惡煞,看來跟「儺戲」巫之意

應該都是相通的。

地球上

歷史文化淵源

類民俗活動竟是此般同氣啊!


儘管諸國文字常常是有念沒有懂。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