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iyun

naiyun

2015年8月13日 星期四

注意到「小燈籠」

注意到「小燈籠」

大家ㄧ起觀賞

跳跳唱唱頗溫馨的

這部2004年出品

「小氣財神:快樂頌」

電影時,對改編自狄更生

聖誕系列作品


觀後感,竟然有眼尖者,瞧見「現在幽靈」


那位黑人神仙扮相者

在做歡慶聖誕節日的「歌舞表演」時


導演怎麼在舞台的頂部佈置著


有中國元素的「紅色圓形燈籠」,燈籠上還

有個「福」字!

聖誕節?給人一種西洋人歡慶節日的團聚感。


為何導演要讓「現在幽靈」此一角色

精靈的膚色是黑,他在掛滿

有「福字」的紅燈籠的舞台上

做愛心表演?


這些小細節的觀察,很少人會去注意到


裝置藝術在電影中的「象徵」意涵

提出:

人的一生

註定有多少的「福祿壽」,畫個圓

一個餅就是這麼大而已

「福氣」多了,「祿、壽」就相對的會有減損

除非你把餅做大


像片中

本是小氣鬼的老「史古基」,在聖誕夜

經由

「過去、現在、未來」三尊幽靈的點化

痛改前非    廣施善行   錢財方面多做佈施。

,總是在「一念之間」,惡劣命運

就逆轉「勝」了

狄更生暗喻

批判反諷一些守財奴的資本家嘴臉

幽默風趣更有純真的童心


在一部老片子「六福客棧」裡

女主角英格麗寶曼是個洋人姑娘身

她用「基督之愛」

領養一百名中國孤兒翻山越嶺

躲避戰亂的艱辛......好感人


對於「小氣財神:快樂頌」影片

有人發現有中國「福」字的紅燈籠時


我直覺就想到「六福客棧」這部電影的觸動


有戰亂的地方「孤兒」叫人最心疼

狄更生還有一部「家的童話」中篇小說

有人翻譯為「灶邊蟋蟀」或稱「爐邊蟋蟀」

狄更生在一八四四年

曾醞釀辦一個周刊《蟋蟀》,

要把“爐邊歡唱的小生物”作為題辭,

象徵“聖誕歡歌哲學”。

狄更生說,

蟋蟀是“小小的家神——人們受苦,

悲愁時它一聲不鳴,人們高興,

萬事如意時它又放聲高唱”。 

狄更生很喜歡在公開場合朗讀自己的作品


類似「說書」人的方式

賦予小說人物各種聲調的特殊個性

有一次,

狄更生在巴黎朗讀《爐邊蟋蟀》這部中篇小說時,

原先安排在狄更生之後

獻唱

的一位女歌唱家,

他的故事感動得直流淚,

哭到不行最後竟然無法登台表演。

狄更生的說書魅力可見一斑。


《爐邊蟋蟀》小說讓人不禁想到

濟慈的這首「蟈蟈和蛐蛐」詩歌

...........
大地的詩歌呀,從來沒有停息: 

寂寞的冬天夜晚,當嚴霜凝成 

一片寧靜,從爐邊就彈起了 

蛐蛐的歌兒..........

喚起人們一種很親切的回憶

嘰嘰喳喳唧吱吱..........    小東西在細語..........

大地之歌!聽見碎語的溫馨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