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iyun

naiyun

2020年11月26日 星期四

討論「勸服」第22-24章

討論珍.珍奧斯汀「勸服」

               第22-24章節P.239-285 

◎終於讀完「勸服」整本書了。作者後面收尾因為是圓滿結局,感覺作者這些後續「交代」較為平淡無奇。

在追求圓滿的路上,任何一點小小的收穫和進展都會使人勇氣倍增,激情洋溢,就像在沙漠裡跋涉得太久發現了一汪清泉一樣,使人無法抑制莫名的激動。擁有的越少,缺失的範圍越大,探索與拓展的領域就越寬泛,希望中的一切也就越顯得豐沛而值得玩味和尋覓。

圓滿與否,其標準大致都是由人的主觀感受確定的。


◎人生沒什麼好堅持的,人生就是不斷地學習「妥協」。溫特伍上校的自省與願意修補曾撕裂過的關係,方得以重拾最後幸福。

◎「安」自我意識抬頭,相信自己的判斷,順其自然而為,任憑時間流逝,該是你的,跑不掉!

◎如果妳有類似伊莉莎白的心思經驗,面臨突然來個造訪家中的親友,妳覺得伊莉莎白的反應可合宜?作者想凸顯伊莉莎白此舉的虛榮性格之外,是否有其他伏筆?作者以此作為劇情推演的寫作技巧,很含蓄幽微內心戲啊!

◎用伊莉莎白膚淺之眼看羅素夫人聽音樂會時的僵直坐姿,伊莉莎白覺得羅素夫人很拘謹做作,其實你怎麼看一個人都是自我內心的投射。也許「安」就會這樣說羅素夫人「羅素夫人是自我要求高是位自律甚嚴的寡婦,這樣直挺坐姿很符合騎士精神。

◎瑪麗與查爾斯為了「包廂看戲」或去參與「伊莉莎白的晚會派對」意見分歧,珍.奧斯汀塑造人物性格很傳神,依照瑪麗個性自然會如此說話,而「安」的社交語言更是圓融兩方都不得罪誰,作者寫出典型的英國人性格,很表裡不一啊!

◎愛情是什麼?愛情是一種「吸引」,不是「感動」,因為帶有「同情」因素,愛情也容易變質。

◎文本提到「年輕人訂婚後最好在一年半載內結婚,否則「夜長夢多」容易變掛。」你以為至今仍適用嗎?現代人往往訂婚結婚訂於同一天舉行,早已不照傳統古禮進行,快速結婚也快速離婚居多,「結髮」夫妻貧富與否絕不相棄的長長久久概念,如今早已蕩然無存。

◎p.262班尼克肖像畫是在「好望角」由很棒的德國青年畫家畫的。作者為何要點出「好望角」此地名?凸顯英國殖民南非事宜?這位德國青年畫家有何影射嗎?

◎珍.奧斯汀所有創作全是在喬治攝政王時期完成,喬治攝政王與德國公主的婚姻,珍.奧斯汀對德國公主在報上大肆批評怨懟丈夫文章大表同情,珍.奧斯汀很討厭喬治攝政王的放蕩形骸,或許本本中刻畫艾略特先生有負於史密斯寡婦之事,也有些批評影射吧!P.265關於「善變的女人」之兩性討論,不禁使我想到莫札特歌劇「女人皆如此」、「唐喬凡尼」、「費加洛婚禮」。如何釐清「善變與真愛」?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