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iyun

naiyun

2019年11月28日 星期四

【古巴當代藝術展】

   中正紀念堂   展出

「江戶風華-五大浮世繪師展」

展期:2020/1/18 -- 4/19

我竟然老花眼將展出日期看成是2019/11/18


今早到中正紀念堂 各個展廳,

怎麼找就是找不到此展,後來詢問服務台

方知自己看錯了展出日期。

正懊惱,一晃眼瞄到近處

【古巴當代藝術展】幾個大字

【古巴當代藝術展】處

有兩位頗為殷勤的主辦單位人員

很熱忱為我一一解說

來自古巴的REYDEL ESPINOSA畫家的

超現實奇幻世界。





她們為我詳解那幅「長笛手」

REYDEL他


古巴時已經先完成畫作的下半部,

到達台灣後才繼續完成此件作品。

很有荷蘭畫家波希的畫風

我很喜歡此畫中那些稀奇動物之間的

互相依存、彼此依偎的共生互愛關係

我喜歡此畫的正上方

那些如音符般

無遠弗屆的飄散遠方出口~~

                            小小小白鴿意象

那是共產國家鐵幕下僅存的一點點兒

自由渴望

它不是現代長笛模樣,

像是石器時代的獸骨笛呢!

即便在一片陰暗色彩籠罩下

仍出現一線曙光

充滿正向和諧的神韻

有興趣者可自行前往參觀

16位古巴當代藝術家作品與台灣相見


展期2019.11.23-2019.12.01 09:00-18:00
地址:中正紀念堂一樓藝廊










以上圖片由蘇馬利體投資開發股份有限公司授權


2019年11月27日 星期三

Jurga Lune(尤爾嘉)雕塑

多視角觀看「小女孩雕塑」

這是法國女雕塑家的作品,

我將當代女雕塑家的名字「遮住」,

再過個幾年後,

我想回過頭來再看看我當時

照下的「小女孩」這尊雕塑,

到那時候,

我是否

還記得那是誰雕塑的?我的記憶減退否?

哈哈!

正面看,小女孩雕像她好像在對著我在笑。




感覺小女孩多麼純真!赤子之心啊

不過當側面看她時

你會發現小女孩雕像的表情

怎麼產生變化了?隱約中....。

似乎讓我們看見小女孩內心

有種悲傷的哀求....。







可見「這尊小女孩雕塑」多視角觀看

就猶如

2018年得諾貝爾文學獎的波蘭女作家

朵卡萩 (Tokarczuk, Olga)

在「白天的房子,夜晚的房子」書中提到的

 從不同觀察點看到的世界是

各種不同的世界。

因此,我能從不同的觀察點

看到多少種世界,

我就能生活在多少種世界裡。

——托卡爾丘克《白天的房子,夜晚的房子》

注:托卡爾丘克《白天的房子,夜晚的房子》

台灣還沒出版,只有簡體版。

托卡爾丘克此名台灣翻譯

朵卡萩 (Tokarczuk, Olga)

她是波蘭女作家2018年得諾貝爾文學獎。

台灣有出版她的「收集夢的剪貼簿」

和「太古和其他時間」

此二本書。

最近才公布她得獎,或許過陣子

就會有

《白天的房子,夜晚的房子》繁體字版了。

注:「小女孩雕塑」是由法國女雕塑家尤爾嘉 Jurga Lune 

陶土翻製成青銅雕塑。


誰,會記得誰的生日?

誰,會記得誰的生日?

記得有一年大家一起到星聚會歡唱,

要為團體裡的

ㄧ位媽媽過「六十大壽」慶生。

大家唱著各國語言的「生日快樂歌」

連瑞典語的「生日快樂歌」也獻上

好歡樂

好幾年過去了。這位媽媽也因為

後來媳婦上班

要幫忙照顧孫女的關係

早已離開團體了

不過那次的聚會歡唱「記憶」

我想一定能支撐著她

繼續度過有小孫子難纏的忙碌歲月

快樂的累積以備「身心疲累」時

好拿出來滋養「精神面」的意志

當然有晚輩的孝心為妳過生日

小家聚吃頓「外食」,拍個女王照

也真過癮哩!






聊翻譯

聊聊翻譯

當有ㄧ句德文

到底要翻譯成

【順利開始美好的一天】

還是要

翻譯成

滑過漾波飛向悠然自在的一天】,

往往在翻譯的過程中

需考量到底要意譯還是直譯?

見過翻譯的孩子絞盡腦汁的認真模樣....。

看來「翻譯」這部分

大有翻譯藝術的探討空間

讀書會朋友

有人讀原文版「克雷的橋」她發現原文內容

與翻譯者的翻譯大有出入

比如翻譯者將some看成same,

翻譯者可能眼花將o看成a吧!

才看原文60頁而已,此人就已發現

翻譯者有10多處的誤譯情形....

比如翻譯者將Bloodless 無血色 

竟然翻譯成「血淋淋」,好離譜喔

難道此翻譯書出版前

出版社沒有再校稿?

如果一直替這位翻譯者校稿

我們幾乎無法討論文本了。

真可惜!




席勒的寫作癖好

席勒在兒時讀到歌德小說【少年維特之煩惱】後,

就被他的才華深深吸引。
  
  小席勒很想結識歌德,

他懷著無比崇拜的心情給歌德寫了一封信。

然而,信寄出去以後,卻石沈大海。

一天,

頗為懊惱的小席勒問父親:

「如果很想結識一個人,

可是人家不理你時可怎麼辦?」

這時, 席勒的父親點燃了桌上的兩支蠟燭,

大約以5寸的距離並排放著。

不一會兒,頗奇妙,

那兩支蠟燭的光焰彼此被吸引,

有那麼一刻,上端的光焰

居然合在了一起發光發亮。
  
  小席勒明白了:

要想結識自己敬佩的人,

必須讓自己放出光芒,

只有光焰才能吸引光焰。


再談席勒的寫作癖好

歌德有一次去拜訪席勒,

席勒外出不在,歌德便決定等他回來。

他就坐在席勒的書桌前,

匆匆記些筆記。

這時,一股奇怪的惡臭使他不得不停下。

不知怎的,

有一股難聞的氣味滲入了這個房間。

歌德循著氣味找到了源頭,

原來就在他坐著的地方。

氣味源自席勒書桌的抽屜。

歌德彎腰打開抽屜,發現裡面有一堆爛蘋果。

迎面撲來的氣味如此有嗆辣,把歌德弄得頭暈。

他趕緊走向窗戶呼吸新鮮空氣。

發現的爛蘋果,歌德自然很好奇

問席勒的妻子夏洛特

夏洛特說:「 席勒是有意放入蘋果讓它腐爛的。

這種爛蘋果香氣不知怎的能帶給席勒靈感。

沒有它,他就沒法生活或寫作。」

歌德說那種氣味,對席勒有益,對我則像毒藥。

當我觀賞這部歐美影片「二姐妹的情人」

其內容著重席勒與妻子夏洛特和夏洛特的姊姊

他們三人之間的情慾糾纏

在席勒過世後

夏洛特的姊姊銷毀他們兩人之間所有往來書信

夏洛特的姊姊還為席勒寫傳記。

此片並未點出

席勒的寫作癖好

與席勒父親那則「火焰吸引火焰說法」

感覺其實它還可以拍得更好一點....


人生啊,不如一行波特萊爾


推薦兩本書:


1.書名:

【只要那裡有一種激情
                         ──波特萊爾論漫畫】



雨果大文豪說

波特萊爾,法國文學史上一顆孤星」

法國名詩人韓波說

「詩人中的王者,真真切切的神

芥川龍之介更是感嘆得好:

  
「人生啊,不如一行波特萊爾。」


2.書名:

哈德良回憶錄】 

此書獲得 (1951年法蘭西學院大獎)

小說以書信體展開,

透過老邁的哈德良


十七歲後繼者奧里略的書信,

哈德良娓娓道來

一個尊貴崇隆的帝王,

在生命即將終結之時,

如何思索權力、生命、愛情等命題,

他也描述自己如何從軍人

一步步成為王者,

以及他對和平與戰爭的看法。

書中對羅馬時代還原了大量細節,

是一本寫人生的小說

也是一本寫歷史的小說。

本書特色

  這是一本

可以瞭解西元二世紀

羅馬帝國時代

生活細節的文學經典。

2002

入選

諾貝爾學院和挪威讀書會策畫的

「所有時代最佳百部經典」名單。


特洛伊諸神新編新意

欣賞  

德裔奧芬巴哈輕歌劇【傾城佳人】DVD。 

此劇由Laurent Pelly 統籌設計,

Chantal Thomas協力,

配上Laura Scozzi 的編舞,

現場收錄自巴黎夏洛劇院。 


來自DVD的簡介:

此劇以特洛依戰爭的起因作為故事主體,

借希臘眾神反諷當時政局和所謂名流社會,

但卻不忘加入他最擅長的喜劇元素;

從開始到結束,

藉由音樂和演員精彩的表現,

人們得以在這齣看似笑鬧

卻富有深意的歌喜劇中得到發洩與安慰。 

蘿褆飾演一名睡在丈夫枕畔,

卻夢到自己變成世界上最美麗的女子,

再被由葉安飾演,

年青俊美的巴黎斯迷住;

但隨著古希臘神秘的風情和眾神的權柄,

她這個看似荒誕不經,

驚世駭俗的夢居然在現實中慢慢實現... 。 

在奧芬巴哈的創作下,

原本看似無比壯烈的特洛依戰爭,

卻變成讓人不住發笑的歌喜劇,

原本不可一世的大英雄

變成了不解風情的呆頭鵝;

未卜先知的大祭司成了好好先生。

每一幕都有一個轉折點,

不管是海倫和巴黎斯變成的神犬相遇,

還是兩人相處的宮殿,

甚或是最後的船,

都在劇情最高潮的地方提供一個緩衝點!

這些天,正好在閱讀澳洲作家

馬克斯·朱薩克「克雷的橋」,文本中

五兄弟裡那個最小「湯米」將

「金魚」取名「阿伽門農」

「騾子」取名「阿基里斯」
(半人半神希臘第一英雄)

「虎斑貓」取名「海克特」
(特洛伊第一英雄)

「鴿子」取名「泰爾馬克斯」
(奧德賽的兒子)

真有趣!

我想著老故事再造的新意

那些故事新編者,自有其「影射」符號

而讀者是否可以不必理會作者的用意?

由鯽魚變異而來的金魚

在西方可有富貴象徵

聽聽德布西的曲子~~映像之「金魚」

此曲跟阿伽門農的ㄧ生遭遇可作比擬?

想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