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提出「當代英雄」此書 相較於
「過於喧囂的孤獨」
為何給人 較不深刻的印象?
不過也有人提出反駁 說 「不會啊!
當代英雄她有很強烈的感受。」
不過這位說者
還未看「過於喧囂的孤獨」此書
所以這說詞 在未來可能仍有變數.....
當ㄧ本書閱讀與討論過之後
隔個兩、三年大家再憶起.....
當年有討論到什麼重點?
有人印象已模糊......
重新釐清「萊蒙托夫-當代英雄」的釋義
不過每人解讀
仍很分歧
讀者該用什麼角度來看待
[佩喬林]這位虛構的人物?
有比妳遇到的真人 更加具有真實性嗎?
妳可以「同理與了解」佩喬林
是大環境因素造成下
他英才毫無用武之地的悲哀嗎?
萊蒙托夫心中的「英雄」所指涉的意涵
與讀者慣性思維下的
「英雄」識讀
其差異點在哪?
有人以為真實面對自己人性裡最卑劣之惡形惡狀
這行徑本身
透過一種自我覺察 自我內在剖析過程
看見自己的認知 ......
那麼它顯露的懺悔獨白 就是 英雄本色 的特質
敢於真實誠實面對自我 不虛假 忠於自我選擇
這就是「英雄」
「格魯」是英雄
「貝拉」的留下與到死都不改變宗教信仰
也算是當代的英雄
那位唯物論者的醫生也是英雄......
所謂當代英雄......
他們都算是!
有人認為佩喬林真是惡魔的化身
有人提出佩喬林此人物為何沒有轉變
作者沒讓他由壞變好 是否有另ㄧ層面向
要供讀者好好去思索的......
「佩喬林」與「格魯」的決鬥
「多餘的人」此認知作祟
讓人可以從容去赴死
對於這種決鬥方式的所謂英雄行為
妳的看法?
從大情聖「卡薩諾瓦」的這兩部作品
「決鬥」與「思想者的自語」
還有拜倫式的浪漫愛情
英雄般有如大巨星被人追星著.....
[佩喬林]此角色總罩著這些人的縮影....
在俄國文學裡漫遊.....
提問:
◎萊蒙托夫作者本身有哪些顯著的特質?
在人與家庭、社會、國家、世界觀上
萊蒙托夫作者本身他有什麼欠缺?有哪些特長?
拿破崙侵俄有如蝗蟲過境.....
萊蒙托夫算是戰後嬰兒潮的一代
在大時代氛圍使然
會因此形塑他的個人寫作風格嗎?
◎為何作者要以高加索此流放地為寫作題材?
其動機何在?這跟預言、宿命論又有何相關連?
◎未來可期....明知它是暴風雨偏向它走去....
此心態與性格
作者是否要向世人証明這樣的作為
才算是他所謂「英雄」行為?
◎萊蒙托夫個人氣質與書中文本內
哪ㄧ位人物的「彼此對話」可以讓他得到重生?
◎檢視「佩喬林的一生」
讓人想到大情聖「卡薩諾瓦」的遺作「我的ㄧ生」
此部作品
是「卡薩諾瓦」最具有文學性價值的ㄧ本書。
而萊蒙托夫寫
「佩喬林」這個角色的終極目的為何?
◎透過書寫塑造「佩喬林」此角色
萊蒙托夫與被人爭議不斷的「卡薩諾瓦」ㄧ樣
可以從中得到
自我實現
自我療癒
當己身才華不被上級長官所重用時
將自己人生的規劃所有權 拿回來
自己的命運 應該 緊緊握在自己的手中
為自己找到發聲契機與出口的管道
這樣的創作 刻畫人物 多角度的立體書寫
有新意
有新意
讓「佩喬林」此人物的 正 反 兩面側寫
在讀者 多重視角下
可以更具客觀性去看待
一個被社會邊緣化 甚至指責 唾棄的人
的真實面貌
那樣的重構人物的整體原貌
是人物自我內心 真實剖析
「佩喬林」這個角色
作者用 別人看我 我又如何看我
的寫作技巧
讓「佩喬林」活脫脫地
整個人物都鮮活起來 像似 真實人物
非小說 的虛構人物般 有靈有肉 很真實地
跳出來
我只能說
萊蒙托夫真是厲害
塑造「佩喬林」此人物
非常成功 很具特色
這樣很自我的人 充分展現ㄧ顆
自由的心靈 不受他人羈絆
讓人頗多稱羨呢!
清楚知道自己要什麼?不要什麼?
連「說謊」的理由也很人性呢!
萊蒙托夫真是說故事高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