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iyun

naiyun

2014年7月28日 星期一

這樣的象徵說法

流行ㄧ時的象徵

這樣的象徵說法

談及「象徵」

在托爾斯泰的「戰爭與和平」裡

女主角娜塔莎跟母親談心時

她用象徵抽象畫來形容這兩位男主角

她說   安德烈是灰色的長方形

又說   

皮埃爾是共濟會員  藍色裡面帶點紅

他是四方形

安德烈公爵是個嚴肅的愛國軍官  戰場受傷致死

深愛未婚妻  娜塔莎  

而 皮埃爾是個私生子個性裡帶點自卑怯懦因子 

更像似托爾斯泰本人在書裡的代言人般

充滿著人道精神與哲思

皮埃爾的視角目睹拿破崙侵略俄國時

百姓們所遭受的凌辱     

皮埃爾留在戰區想刺殺拿破崙.....

皮埃爾雖娶了交際花   

卻ㄧ直深愛著天真無邪容易被誘拐的娜塔莎....


「象徵」說法



喬伊斯的「青年藝術家的畫像」裡

有時他用嬰兒囈語來寫它

將自己比喻成「杜鵑鳥」

發出寶貝咕咕的叫聲

雌杜鵑喜歡在其他的鳥巢下卵

此卵變成雛鳥時可霸氣    在同一鳥巢中

這隻杜鵑鳥是異類

鳥爸鳥媽真是偏心與呆瓜     獨寵非親生子

 把這隻異類當己出來疼愛    

而忽視自己的親生孩子呢!

杜鵑雛鳥仗勢自己的「與眾不同 」   

得到最多疼愛最佳禮遇     逞霸驕慢

似乎喬伊斯在書寫「青年藝術家的畫像」

用杜鵑鳥來象徵這位男主角

也好像是邊書寫邊在釐清自己....是懺悔錄嗎?

讀者能讀出什麼可是見仁見智。

通常   與眾不同     標新立異

自然較容易成為箭靶的

有心理預期    在自我調適上   自然越書寫越能

抒發鬱憤情緒

達到自我療癒的舒坦   有激情才有創作動力

激情與理智的平衡    是自我完善的基本基調

有時創作品

在當代被遺珠

不過經過歲月積累沈澱掏洗

終有閃閃發光的見天日時刻

它是不寂寞的


討論影片「印象雷諾瓦」

討論影片「印象雷諾瓦」


「印象雷諾瓦」此影片

每人觀後感   各有所獲

◎此片讓我想到

威爾第的歌劇「唐·卡洛斯」

西班牙國王菲利浦二世& 西班牙王子唐·卡洛斯 
  
王室父子兩人同時都愛上同一個貌美女子

 川端康成的 山之音    公公暗戀媳婦

屠格涅夫的初戀     兒子愛上的隔壁鄰居女孩   

那個初戀後來竟是成為爸爸的情婦

.......

雷諾瓦與兒子也是愛上同一個美女

在片中你會看見父親對兒子的愛

兒子對父親的愛

是成全他人  犧牲自己的心愛   那種高貴情操

那是愛的展延  擴大   昇華      真善美

◎  介紹雷諾瓦的幾幅名作 ....   他的作畫宗旨

◎  雷諾瓦的二兒子尚在一戰期間

      為何他要從陸軍轉為空軍?

◎ 繪畫&愛情&肉慾要如何釐清界限

◎  雷諾瓦寫生時  兩位美女模特兒     

     雷諾瓦的二兒子尚  為其中一名女子帶上帽子

     雷諾瓦反對她戴帽子

     有帶帽子跟沒帶帽子的審美觀 

      有意無意牽引出父子兩人 不同的審美品味

      你較認同哪ㄧ方的審美觀

◎  階級意識&無情     的相對論 (尚的認知 )   

       將雷諾瓦的瓶塞理論灌入其間滋生事件

         你 妳以為

       嘉麗葉被驅趕又被迎回

        在此片她所扮演的角色

        其功能性何在 ?導演想對觀眾說什麼    

◎  對「類風濕性關節炎」病症的解說.....

◎  雷諾瓦自謙   自己是畫匠

      「藝術家」是經歲月的掏洗之後

        別人對他的認同與肯定之恭稱

        雷諾瓦抱病作畫ㄧ直到生命終了

       他說「痛苦會過去   美麗會留下」。

         繪畫就是他的信仰


很難不受影響

很難不受影響

接著說

感染?傳染?浸染?

如果操作某類題材奏效時,同行會紛紛跟進...

回顧

十年前的電影歐美市場...

比如

關於「珍珠」這類的女士裝飾物    算是頗貴重的

影片「戴珍珠耳環的少女」才上映隔沒多久時間

不到ㄧ年吧!

「媽媽的珍珠項鏈」也被推出

十七世紀時

維梅爾畫家畫「戴珍珠耳環的少女」

畫家此行業的生態在

此片中有道出

畫作的經營

ㄧ些委託案的售賣必須打點好人情世故...

時局不穩定時   藝術品買賣流通難免要受影響

信奉天主教的路易十四太陽王要稱霸歐洲

法荷ㄧ打戰   

百姓們的生活都辛苦     各行各業也間接受時局影響

在藝術品此行業的謀生上     

生計?想必然是頗艱難的

談及物資?

當然耳

「珍珠耳環」是極其貴重值錢的

女主人一旦遺失珍珠耳環     可有得吵呢!

維梅爾畫家   膝下有11個小孩要養育    

ㄧ家子重擔全靠畫家ㄧ人     

維梅爾的這位岳母可真是精明幹練   有手腕

總之

時局不穩定     戰爭前後   百姓會怎麼過日子?

是很難不受影響的



「媽媽的珍珠項鏈」

這對攣生姊妹都很愛戴珍珠項鏈

死於飛機爆炸的其中ㄧ位   她的那條珍珠項鏈

在陪葬時

被殯儀師調包了    因為珍珠項鏈很值錢啊

殯儀師那句話頗諷刺

現在戰爭少了     死人越來越少   

所以殯葬業正蕭條當中

最後快撐不下去   生計艱難   殯葬業也要裁員呢

此片把歐美殯葬業生態用輕鬆手法淡入淡出

片中提到瑞典語要怎麼說?   愛爾蘭  英國 的歷史

也稍稍點ㄧ下   供為主角們的出生源頭與背景的交代


傑克想念已逝世的媽媽    攣生姊妹中的那位妹妹

後來成為他的繼母

殯葬業的終場   導演導出

殯葬業各個成員的結婚進行曲.....婚喪喜慶交織

這就是人生風景

取景拍攝   那些  鄉村風光的恬靜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與「媽媽的珍珠項鏈」

這兩部都有刻意的美化詩意的景緻   如詩如畫

看來    寶貝的

「珍珠」意象ㄧ植入     質感    果真不同凡響!


2014年7月25日 星期五

1856-1892 這幾部小說


屠格涅夫半自傳體的「初戀」作品在1860年出版

女主角季娜依達作者喜歡在文本裡偶而使用法語

暱稱她為季娜琪卡

萬人迷的她

偏偏愛上鄰居家的老公  還為他產下一名嬰孩

女主角她的母親

被作者輕輕提到.....

點出她處理方式的明快計謀

這位寡婦母親應該有為此事

狠狠敲詐這位鄰居老爺(老來入花叢的迷失)

一筆可觀的遮羞費

季娜依達女主角

曾對鄰居老爺的兒子

有意無意戲弄這位少年郎純潔的感情

作者寫作時主觀

想訴求的立論點

如果與讀者多元切入的視角

是不同調時

     在文本中     到底哪ㄧ方

是弱者被欺侮?哪ㄧ方是吃人玩把戲?

讀者可要釐清 全局     不跟著   作者的步調來走

匡住囿於焦點的「初戀」

就很有討論的空間

論及   不體面的事      當事者雙方 

骨子裡各懷鬼胎的盤算

秤秤「真情」有多重?是超有趣的話題

現實往往是真無情啊!

不智的招惹?肯定要被修理。

福樓拜說他超崇拜屠格涅夫的

包法利夫人》(Madame Bovary),

福樓拜的長篇小說代表作。

1856年開始在《巴黎雜誌》上連載....

女主角是農家女愛瑪

她不滿足平庸生活

瞧不起自己的丈夫包法利醫生

追逐上流生活     挺奢侈  還紅杏出牆

自己的老公被蒙在鼓裡    寵愛她

在她債築高臺畏罪服毒自殺時   

包法利醫生的寬宏大量作為

讀者該去

同情包法利醫生的無知當個冤大頭還愛這種女人

還是讀者該去

敬佩包法利醫生

不儘寵壞心愛的女人還具有寬恕別人過錯的美德?

描述墮落女人的小說    讀者也可以去探討

這樣的男性作家

為何要寫它?這種挖深功夫去好好探究也頗具趣味....

托爾斯泰的
「安娜·卡列尼娜」完稿於1877年,18751

開始連載於「俄羅斯公報」上。

托爾斯泰的堂姑母

曾寫道:「《安娜·卡列尼娜》的

每個篇章

都轟動了整個社會,

引起了熱烈的爭論,毀譽參半,褒貶不一。

似乎議論的是他們的切身問題一樣。」

女主角安娜

在交際場上光芒四射,

她的丈夫卡列寧在仕途上也受人敬重非常成功。

軍官佛倫斯基為求得安娜,追隨至聖彼得堡,

兩人陷入熱戀,

安娜懷孕後向丈夫承認了私情。

卡列寧一度想與妻子分居,

但為了存留面子,拒絕離婚並要求妻子終止戀情

後來安娜分娩時難產,在死亡面前,

得到卡列寧的原諒。病後安娜無法壓抑愛,

終於離家出走。

軍官佛倫斯基帶著安娜前往義大利旅行.....

上流社會把安娜看作墮落的人斷絕和她的往來。

最後安娜精神錯亂跳下火車月台尋死。悲劇收場。

卡列寧帶走她與軍官佛倫斯基戀愛結晶的女兒

讀者會想

如果

照著

卡列寧的性格繼續發展故事的「後續篇」   

卡列寧他會用基督精神來撫養這位女兒嗎?

還是....?

面子問題與切身內心感受問題.....

這道習題討論起來肯定精彩。

女人看男人

包法利醫生在愛瑪眼裡

是個平庸人物缺乏生活品味

男人看女人

契訶夫在1892年

創作「跳來跳去的女人」這則故事

小說裡的女主角

奧莉加·伊凡諾夫娜太愛追逐名流搞派對

她的老公也是位醫生

她也瞧不起自己的老公戴莫夫醫生  

鄙視他對藝術一翹不通

她與品格低劣卻很有才華的畫家

那段糾葛戀情

儼然是

大膽到半公開式     直接傷害到老公顏面

讓老公面子裡子全掛了彩

最後這位畫家

又再次

愛戀上其他願意上鉤的女人

而決然拋棄了她

出軌女子   夢醒

「跳來跳去的女人」裡的這位女主角

終於

在老公戴莫夫醫生

蓄意尋死(傳染白喉病死)之後

方覺悟

自己的老公戴莫夫醫生

才是真正出名的傑出人物

戴莫夫醫生有高尚品德

是個犧牲自己  拯救病人的偉大人物


一個平凡人的寡言者

是個很實際的行動家   他只做事    不多話

雖被妻子牽著鼻子走

鬱悶難耐

仍是隱忍著.......


1856-1892 這些時期

所連載出品的這幾部小說

把這些娶美嬌娘而戴綠帽的丈夫

他們的社經地位高低?是否出色?

且不論 它....

戀愛

婚配時

志趣相投?頗重要。

許多對婚姻

走到最後竟是貌合神離......無話可說。悲戚!


故事小說儘管是悲劇收場


聽故事看故事討論故事者     

總能從中汲取一些教訓

如同

照鏡子般

照見現形狀.....  

正反兩面模糊重疊變形   各式形狀都是警訊提點

能夠

讓人更謙卑地去對待一切人事物。


找找吧!

你周遭的朋友羣裡有「跳來跳去的女人」嗎?

寫實批判小說

自有其一定功能性    

是ㄧ股維繫社會秩序道德的潛藏教化

多看多討論多反省

是有助益的




2014年7月24日 星期四

描述戰爭的作品

描述戰爭的作品

近來想起....略有印象的影片是

1.老槍

2.戰爭與和平

3.戰地鐘聲

4.戰地春夢

5.橋

6.靜靜的頓河

7.烏克蘭狂想曲

8. 最後一班地鐵

當然還有許多.....如:「亂世佳人」(飄)

或許也該把「湯姆叔叔的小屋」此書的影響力

談談它所產生的效應與迴響

引爆ㄧ場戰爭的相關係性....

有人在戰後   開始蒐集資料寫下記錄   描述感人故事

有人的作品

是爆發戰端的前哨戰    點出端倪   告知關鍵所在

從作品中

往往就已能窺知  爾後照著此模式發展下去

極有可能   將會引爆ㄧ場大戰亂

凡事不會無端發生

前因後果    是有跡可循的

人啊!

總 被   習慣   慣例   傳統   舊教條   給  綁住

明知已不合時宜.....

卻束手無策   不知變通

追根究底

是瓶塞理論?所謂的順勢而為......

不爭!革什麼命啊?

想赴死

是種不滋事的看客心態

明哲保身

能存活下來才是最重要的事。

管它外頭.....動亂天塌下來也與我無關.....

有些藝術家的信仰只是純粹的藝術而已

其他關於政治  經濟   宗教   世界戰亂.....一概不理

算是撇清吧躲進自己所創造

營造的小小空間去從事自己的藝術創作

生命最重要的事就是

與自己有切身關係的事     

有事?就過問ㄧ 二    

戰爭勝負太遙遠......     怎麼活著?吃的物資最最要緊

小人物嘛    就只關心這些.....

什麼偉大愛國情操?甘我何事

在有些怕事的人   的身上    就是這樣的   處世作風......

往強勢ㄧ邊靠攏      就保命些    準沒事    好過點

最初.....與最後......

總是留給人最深刻的印記


那影片「最後一班地鐵」超有感

劇場生態經營....在戰亂中

演藝界們是如何硬支撐下去的....

最後......充滿著絕響!

存在與消失

一個人

一個國家

一個民族

強勢武力與強勢文化角力著.....交織成ㄧ張網

從立足點    中心點   開始     勤奮結網.....

探討主題的聯想篇.....

記得   以前    學校   讀過  課文教科書裡的 

那篇「最後一課

國家領土被他國占領之後    

原先教授自己國家的語言就要被強迫

改成教授佔領國的語言囉!    

作者很後悔當初     怎麼沒好好   學自己的母語

文本內容流露出ㄧ股亡國的悲憤

因為戰爭的勝負

往往決定許多人的命運......

當每人都躲在自己的小窩保命時

集體民族國家的命運也已經

被早早決定了「未來」

那個「未來圖」

最明顯不過了

看見......?


調出舊議題....藝術謬斯


  調出

公元2006(95)03.06/03.13

討論書目:戴珍珠耳環的少女

討論議題

◎作者與畫家的對話。

◎書的封面畫像賞析。

◎探討故事人物性格、時代背景、宗教觀念。

◎葛里葉打掃畫室這工作所蘊涵的意義?

◎P121「雲是什麼顏色?…是嗎?」

這段讓你 思考了什麼?

◎P169【逃離的出口】她想逃離什麼?

這麼一來出口之後會不會是另一個洞穴?

生活中把某人或某事當作一個逃離的出口

有何優缺點?你的選擇?

◎『〝你和孩子們不是這個繪畫世界的一部分〞』?

揣測一下維梅爾為何要如此切割?

探討背後意涵?

p251卡薩琳那無法接受那幅帶耳環的畫

是基於何因?要毀它?省思家人的意義。

◎為何維梅爾不讓葛里葉出現在凡路易文的畫中?

要畫一幅葛里葉個人畫,

而畫的買主還是凡路易文。 

◎試想維挴爾臨終前要見此畫

與遺囑指定贈耳環的意義。

◎『看到剩下的銀幣彼得會很高興,

如今債務還清了,我不再欠他任何東西。

女傭終於自由了。』葛里葉欠什麼東西 ?

自由的涵義是指? 

請嘗試書寫一封情書:(跨越時空的戀情)

已經三百多歲的維梅爾寫給葛里葉的一封情書。

葛里葉寫給維梅爾已塵封三百多年的一封情書。





討論電影:戴珍珠耳環的少女

◎先  看書   後   看電影    or   先 電影    後 看書

    詢問兩組成員的個別感受..... 
       
      試做  實驗性的統計   

     從中找出 大家觀賞的 樂趣點?

     都集中到哪些地方     

       用現今的當代審美觀點 切入  

        那樣的差別性又各具有何種意義

◎  電影拍攝場景  在時空拿捏上   

      整體氛圍的營造   極富詩意

    仿若ㄧ幅和諧 樂章   

    即便有爭執情節 也是尋著固定節奏在走

     沒有跳針    節奏感   很有   ㄧ致性。

      請試著 說說 看   

    維梅爾畫作的特點

     與此片的畫面契合度    

     在哪些地方有最貼切的詮釋?

◎  藝術家的謬斯    

    有時幸運地

     與她他的另一伴是同一人


    如果

     不是同ㄧ人時

    作為藝術家的妻子或是丈夫

     你妳以為

       他們應該要有何心裡準備與生活態度

      方能在經營婚姻愛情方面  

      有良好適應   不管在精神上  經濟上
    
       讓彼此    都能游刃有餘   

       去面對一切的現實挑戰

        p.s.可以參考    

       契訶夫在1881年寫過的

       「藝術家的妻子」此篇小說    作一思考

         另附帶提到    

        契訶夫在1886年  

       寫得那篇「藝術品」讓  古銅大燭台夏娃雕像

      去 配成一對?

      的送禮大作戰  …. 

        簡直是禮尚往來的太過徹底地   操作   過了頭

這件古銅大燭台,

是病人的父親

留下很有紀念價值的藝術品。

那上面雕着人像:有兩個全身的女人

立在燭台座上,妝束得跟夏娃一樣…  赤身露体


病人大謝禮    要將此件藝術品   送給醫生

用來  酬謝   他的救命之恩

……這送禮過程   簡直是   設想周到啊   哈哈

那件大 燭台

最後要與自己一再 被送送送   

送走的....  

被一再...被拋棄的自己

要配成一對的   隱喻   (大迷思也! )   

多麼諷刺啊  

趣味之餘   

充滿藝術價值論與實用取向 的交鋒哲思 

…….  文章你可要    自己去找來   看看

品一品    契訶夫式的幽默

文本內容   發人想也....

往往   真心好意 要植入藝術概念 給他人去感受 
   
標榜自己的這套    才是最正確的價值觀與審美觀

看來是徒勞無功    是件多麼矯情的事   

接受禮物者  總是在盛情難卻下  收起所謂「大禮」

這件     送禮事件 

真是笑話ㄧ樁    

藝術品耶   古銅燭台嘛  最好是成雙成對   

這立意  出發點是好的    

可是在他人看來   什麼藝術品啊 

這件藝術品是   要命的不雅雕像呢  

大眾下擺飾   是要引發諸多邪念的思慮呢

怪不好意思的   



你說   禮多  到底   人啊  是怪  也   不怪   哩   

哈哈    傷腦筋     基於民風純樸考量

   要將藝術品禮物    送往何處  何人啊 ?  

頗棘手的吊詭啊 !    超級有趣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