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iyun

naiyun

2015年1月5日 星期一

為何要見?

為何要見?

談起「初戀」故事,總讓人蕩著青春感的迷茫。

屠格涅夫的「初戀」小說裡

那位初戀+單戀的小男孩   終於完成大學學業

那個十六歲青澀小男孩   長大後

情怯又似拖延在找藉口般

他可曾猶豫去見「初戀情人」?

他有故意錯過「相見」時間

他有遺憾「沒見著初戀情人」嗎

為何要見「初戀情人」

為何不要見「初戀情人」?他內心到底在想什麼

真實面對與回憶的美好在拉扯著

「看見」!是無情的   

 更是刺激視覺麻木化嗎  盲然輓歌

好幾年前,是討論   毛姆的那篇「家」吧

跑船去   離家的   那位   他終老時是要返回

心靈的故鄉的    尤其是

想見 「初戀情人」最後一面。


保存    封存記憶的美好    避免折損「美麗形象」


有人選擇「永不相見」

是想   避免「舊情復燃」嗎

默默守候「一份回憶」是美的


為何要打破它呢?  

用文字    用文學初戀     來祭悼它吧


豈不更美

相見不如不見

回憶的夢    刻痕鑿挖越深    是越真實的


專業剖析又如何

少了「詩」味心思     剪斷「神秘」果實

「缺憾」  終會成就    一曲   空留遺恨的副歌。

屠格涅夫    初戀  電影   1995年版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