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iyun

naiyun

2020年6月5日 星期五

竹子湖賞繡球花

竹子湖賞繡球花
竹子湖「大梯田」一日遊。

含苞待放美人蕉













盛開繡球花






























繡球花以花朵如繡球而得名,又稱紫陽花,因一蒂八蕊,有如八仙相聚,古 稱八仙花,如清朝《花鏡》一書所載:[八仙花即繡球之類也。....]


愛情花/百子蓮


















小巧惹人憐的特小葉子「戚楓樹」







身旁有位植物園藝老師解說下圖這是「金銀花」




金銀花泡茶喝,可以祛暑明目。同時將金銀花、菊花、桔梗和甘草加水煮沸10分鐘,候涼,當飲料飲用,可治療咽喉炎和扁桃體炎。


金銀花的禁忌:脾胃虛寒(如經常腹痛、腹瀉、腹部發涼、手腳發涼)的人不宜用金銀花泡水喝。

金銀花葯性偏寒,不適合長期飲用,僅適合在炎熱的夏季暫時飲用以防治痢疾。特別需要提醒的是,虛寒體質及月經期內不能飲用,否則,可能出現不良反應。
金銀花泡水與泡茶類似,沖泡兩三次即可,隔夜後不宜再飲用。

最好不要天天喝。需要注意的是,金銀花不宜冷飲,冷飲容易導致腹瀉。因此,金銀花泡水喝是應趁熱飲用,才能更好地發揮效果。













聊聊風流才子「周邦彥」

閱讀與討論錢念孫【中國文學史演義《貳》唐宋篇 】(增訂第五版)
【第24回】蘇東坡雄豪賦赤壁.李清照哀婉歎黃花
【第25回】黃庭堅題畫惹詩禍.周邦彥爭豔遭貶逐
聊聊風流才子「周邦彥」
◎北宋美男詞人風流才子周邦彥,有關他的詩詞在宋代有何   影響?因為從他追 求詞的聲色音律,贏得了”格律大師”美名,說說他作品特色及創意還有曲調。

◎賞析周邦彥詠柳一韻三疊,一唱三嘆絕妙藝術。猶如在鑑賞張擇端一幅清明上河圖般.....意境深遠。


◎有人說周邦彥那首「蘭陵王」像是在唱歌劇。更有人認為說此首「蘭陵王」很有蒙太奇手法呢!

滿江紅(仙呂)
朝代:宋代
作者:周邦彥
原文:
晝日移陰,攬衣起、春帷睡足。臨寶鑑、綠雲撩亂,未忺妝束。蝶粉蜂黃都褪了,枕痕一線紅生肉。背畫欄、脈脈悄無言,尋棋局。
重會面,猶未卜。無限事,縈心曲。想秦箏依舊,尚鳴金屋。芳草連天迷遠望,寶香薰被成孤宿。最苦是、蝴蝶滿園飛,無人撲。

感覺這詩句「女兒家很粉味心思」那調性超有柳三變的遺韻。

◎宋徽宗皇帝與大才子周邦彥音樂家
同時愛上同一個青樓女子李師師周邦彥那首「少年遊」剝橘子皮...寫實
真有趣!宋徽宗皇帝被俘,傳聞李師師曾籌錢想去營救皇帝之事
就不知此事到底是真是假了。後話....

聊聊「黃庭堅」書法之美

閱讀與討論錢念孫【中國文學史演義《貳》唐宋篇 】(增訂第五版)
【第24回】蘇東坡雄豪賦赤壁.李清照哀婉歎黃花
【第25回】黃庭堅題畫惹詩禍.周邦彥爭豔遭貶逐

聊聊「黃庭堅」書法之美

◎黃庭堅又是蘇軾愛徒,談談他們在文學成就以外的人生哲學,妳個人有何體悟?
◎關於黃庭堅所作詩詞“點鐵成金”,“奪胎換骨”,妳個人認為有他自己內心深層的創作嗎?

◎欣賞蘇軾「寒食帖」書法,此帖背後有黃庭堅題跋...。一整個早上我們沈浸於名家名言的薰陶,都希望這輩子要跟黃庭堅ㄧ樣需多讀點書啊!

◎黃庭堅的詩詞創作就跟我們現代人常講的「後現代主義」很神似。有趣!
黃庭堅《砥柱銘》,行書。此卷長八米,抄錄唐代魏徵《砥柱銘》,全文六百多字。黃庭堅大字行書凝練有力,結構獨特,是北宋書壇傑出的代表,與蘇軾、米芾、蔡襄並稱「宋四家」。
◎賞析~~台北故宮院藏〈花氣薰人帖〉便是黃庭堅(1045-1105)因友人贈花索詩所回贈之作品。
某學員唸了一段從網路上摘錄下來的文章很棒!
《花氣薰人帖》則含有「禪」味,反映了北宋文人的另一種生活態度與境界。
 《花氣薰人帖》寫的是一首七言絕句:花氣薰人欲破禪,心情其實過中年。春來詩思何所似,八節灘頭上水船。
 詩開始,聞到一股花香,濃郁的香氣,都快把平日苦苦修習的禪定功夫,破除了。黃庭堅想到自己年紀已經過了中年,還這麼沒有定性,不免自我解嘲一番。
 黃庭堅和北宋許多文人一樣,學佛修禪。他拜晦堂祖心為師,跟他參禪。但禪法玄妙,即使黃庭堅聰慧,也難以達到境界。
 有一天,晦堂祖心與黃庭堅入山遊玩,山裡開了許多桂花。祖心就問:「你有沒有聞到花的香味」?禪法中,這是開示的提法。
 黃庭堅說:「聞到了!」直接回答,已有參悟的意味。
 祖心說:「我所見的,我所聞的,都和你一樣,我沒什麼可以隱瞞你了!」意思是:自然本來如此,能看到身邊最平易的事物,能聞到最平易的味道,就是自然,也就是禪法。
 黃庭堅也因此開悟了。「花氣薰人」,自然的花香襲上來,「欲破禪」,不就參透禪的玄妙了嗎?
 許多人,往往聞不到花香。尤其過了中年的人,生命老成,往往失去青春的美麗與活潑,更聞不到花香。黃庭堅說我都已經過了中年,還要祖心禪師點破才能聞到花香,不該很慚愧嗎?
 很多人真的聞不到花香,而總要抓住些什麼「有形」的事物。
當時,著名的駙馬爺王詵,或許就是這樣的人吧!他喜歡寫詩,寫好後,又喜歡附庸風雅,找來當代大詩人黃庭堅「和」他的詩。但黃庭堅從參禪中體會了一些哲理,大概是不想附和王詵的詩吧!那其實是無聊的事!
 王詵卻不放過,派了人,一直送花給黃庭堅,催他快點和詩。
 於是,黃庭堅就寫了這首〈花氣薰人〉,有點開開小玩笑地送給王詵。
 詩中後兩句,是說現在沒什麼靈感寫詩啊!照理說,春天是美麗的季節,應該有靈感。可是不知道怎麼搞的?今春特別懶散,只想沉醉在春天的氣息中,對於寫詩,真的寫不出來。
 黃庭堅說現在的心情就像「八節灘」碼頭的行船。「上水船」表示逆水而上,不容易的,要靠人拉縴才行的,非常費力。反正,王詵老兄啊!我真的寫不出來啊!
 整首詩充滿禪意,不知王詵能參得出來嗎?
 〈花氣薰人詩〉有禪意,《花氣薰人帖》則充滿字的表現美。和黃庭堅常見的長線條、筆劃挺俏的風格不一,《花氣薰人帖》以流暢的行草寫成,許多字其實不易辨認。然而,黃庭堅仍刻意營造字體的美感,尤其是動態的美,非常宛轉有力,字劃轉折特別用心。整幅《花氣薰人帖》看來就像一幅經營過的畫面。
 本書法行氣安排為四行又兩個字,前一行字體緊密,後兩行則寬鬆舒暢,形成有趣對比。令人眼睛一亮的,則是第二行的「中」字,中豎的長線條,直奔而下,看出黃庭堅運筆的高深功力,在紙幅上,多出了呼吸的空間。
 欣賞《花氣薰人帖》,讓人感受書法家在一片小天地上,很用心地經營位置,呈現美感。而要說這首詩是應付之作,當然不盡如此,和筆劃的布置一樣,黃庭堅的詩,充滿經營,也闡述了禪理。詩、書並美,真是一幅精品!

◎可能我正在讀「金翅雀」小說吧!感覺唐娜.塔特創作風格像極了黃庭堅詩詞創作理念黃庭堅寫詩詞句句需有名家典故嵌入其中做傳承,來個故事新編一下反應時代。唐娜.塔特在金翅雀小說裡所鋪陳的每段情節,幾乎也可與世界文學名著或是經典電影藝文作品遙相呼應一下呢!難道唐娜.塔特是黃庭堅之靈來轉投胎的。哈哈!我真是愛混搭亂扯一通。




聊聊「李清照」女詞人

閱讀與討論錢念孫【中國文學史演義《貳》唐宋篇 】(增訂第五版)
【第24回】蘇東坡雄豪賦赤壁.李清照哀婉歎黃花
【第25回】黃庭堅題畫惹詩禍.周邦彥爭豔遭貶逐
聊聊「李清照」女詞人
◎李清照被奉為千古第一才女,自古以來,女子無才便是德,她是目前為止所作詩詞有提到夫妻感情生活,而且作品不是甚多,但篇篇經典,對於她的詩詞妳個人最喜歡哪一首?


◎王拱辰先後娶薛奎第三、第五女,歐陽修娶薛奎第四女,與王拱辰同為薛奎女婿,歐陽修曾戲道「舊女婿為新女婿,大姨夫作小姨夫」。

根據《宋史》,李清照的繼母王氏,是王拱辰的孫女。
探究李清照女詞家大師的養成教育,宋代官場社交手腕黑幕,黨派之爭內鬥頻仍環境下長大的孩子。討論關於她的「詞論」,我以為她主觀意識加上從小養成教育的偏好使然,自有其個人取向問題。
官場文壇文化持久「王拱辰與歐陽修」交惡軼事,自然也會左右李清照看待諸事的角度吧!

「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是宋代女詞人李清照的早期詞作。此詞借宿酒醒後詢問花事的描寫,委婉地表達了作者憐花惜花的心情,充分體現出作者對大自然、對春天的熱愛,也流露了內心的苦悶。全詞篇幅雖短,但含蓄蘊藉,意味深長,以景襯情,委曲精工,輕靈新巧,對人物心理情緒的刻畫栩栩如生,以對話推動詞意發展,跌宕起伏,極盡傳神之妙,顯示出作者深厚的藝術功力。後人對此詞評價甚高,尤其是“綠肥紅瘦”一句,更為歷代文人所激賞。

作品原文

如夢令·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白話譯文:

昨夜雨雖然下得稀疏,風卻刮得急猛,沉沉的酣睡卻不能把殘存的酒力全部消盡。問那正在卷簾的侍女:庭園裏海棠花現在怎麼樣了?她說海棠花依然和昨天一樣。你可知道,你可知道,這個時節應該是綠葉繁茂,紅花雕零了。

◎有人問我電視連續劇「知否否應是綠肥紅瘦」片名出自李清照這首「如夢令」它好看嗎?我說,看原著書當然比較好看,那是我個人偏好問題,不過連續劇「知否否應是綠肥紅瘦」拍得很有氣質,有文人典雅氣質

◎這種天氣最適合讀李清照的詞
《一剪梅 · 紅藕香殘玉簟秋》 李清照
紅藕香殘玉簟秋
輕解羅裳 獨上蘭舟
雲中誰寄錦書來
雁字回時 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 水自流
一種相思兩處閑愁...
此情無計 可消除
才下眉頭 卻上心頭
---------------

《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 是宋代女詞人李清照的作品。此詞作於詞人與丈夫趙明誠離別之後,寄寓著作者不忍離別的一腔深情,反映出初婚少婦沈溺於情海之中的純潔心靈。

作品以其清新的格調,女性特有的沈摯情感,絲毫“不落俗套”的表現方式,給人以美的享受,是一首工致精巧的別情詞作。

作品譯文:

荷已殘,香已消,冷滑如玉的竹席,透出深深的涼秋,輕輕脫換下薄紗羅裙,獨自泛一葉蘭舟。仰頭凝望遠天,那白雲舒卷處,誰會將錦書寄來?正是雁群排成“人”字,一行行南歸時候,月光皎潔浸人,灑滿這西邊獨倚的亭樓。
花,自在地飄零,水,自在地漂流,一種離別的相思,你與我,牽動起兩處的閑愁。啊,無法排除的是——這相思,這離愁,剛從微蹙的眉間消失,又隱隱纏繞上了心頭。





聊聊「蘇東坡」文人

閱讀與討論錢念孫【中國文學史演義《貳》唐宋篇 】(增訂第五版)
【第24回】蘇東坡雄豪賦赤壁.李清照哀婉歎黃花
【第25回】黃庭堅題畫惹詩禍.周邦彥爭豔遭貶逐
聊聊「蘇東坡」文人
1.蘇東坡聰明絕頂,多才多藝,他的詩 、詞、散文、書法、畫等都有極高造詣,
為何在文學藝術上取得了極大的成就,但在政治道路上卻歷盡坎坷,受盡磨難?
2.我個人認為蘇軾的思想有受莊子之影響,而黃庭堅又是蘇軾愛徒,談談他們在文學成就以外的人生哲學,妳個人有何體悟?
◎蘇軾最經典的八首詞1、《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2、《念奴嬌·赤壁懷古》3、《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4、《江城子·密州出獵》5、《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6、《蝶戀花·春景》7、《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棗花》8、《卜算子·黃州定慧院寓居作》
你會背誦哪幾首?許多人家裡的餐桌上的墊子,牆壁掛幅都有蘇東坡的詩詞。蘇軾精神已融入在家人生活中。

◎討論關於蘇軾考進士時,自己捏造的「堯與皋陶」寬嚴刑罰假典故出自此文章 「刑賞忠厚之至論」。
摘錄一小段~~~
《傳》曰:「賞疑從與,所以廣恩也;罰疑從去,所以慎刑也。當堯之時,皋陶為士。將殺人,皋陶曰「殺之」三,堯曰「宥之」三。故天下畏皋陶執法之堅,而樂堯用刑之寬。四岳曰「鯀可用」,堯曰「不可,鯀方命圮族」,既而曰「試之」。何堯之不聽皋陶之殺人,而從四岳之用鯀也?然則聖人之意,蓋亦可見矣。

蘇軾雖假造堯與皋陶這段典故,作者實則在歌頌堯帝的仁慈精神。

◎蘇東坡《食豬肉》一詩中:「黃州好豬肉,價賤如糞土,富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時它自美。每日早來打一碗,飽得自家君莫管。」

◎賞析《瀟湘竹石圖》真跡是大文豪蘇軾的繪畫作品。讀讀歷代收藏家的題跋,難得這些收藏家的有心了。
◎惠州一絕
朝代:宋代
作者:蘇軾
原文:
羅浮山下四時春,盧橘楊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不辭 一作:不妨)
白話譯文:
羅浮山下四季都是春天,枇杷和黃梅天天都有新鮮的。
如果每天吃三百顆荔枝,我願意永遠都做嶺南的人。

紹聖三年(1096)作於惠州,此題下有兩首,這裏選第二首。嶺南兩廣一帶在宋時爲蠻荒之地,罪臣多被流放至此。遷客逐臣到這裏,往往頗多哀怨嗟嘆之辭,而東坡則不然,他在這首七絕中表現出他素有的樂觀曠達、隨遇而安的精神風貌,同時還表達了他對嶺南風物的熱愛之情。

◎賞析《定風波》 蘇軾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
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簑湮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
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定風波」詞的故事: 蘇軾一生中所遭遇最大的變故,就是在他四十四歲那年,被人誣陷說他愚弄朝廷,並且時常寫一些諷刺朝廷的文章。朝中大臣聽了大怒,馬上把他逮捕入獄。 在獄中,他受到嚴厲的拷問,且動不動就被重重杖打。他自知沒有希望生還了,就寫了兩首訣別詩給他最親愛的弟弟子由。 誰知到當時的神宗皇帝憐惜他是個難得的才子,不忍心讓他平白死去,就命令臣子再重新調查這件案子。審辦的結果,蘇軾被貶謫到湖北,結束了一百三十天最悲慘的獄中生活。 由於他經過了這麼大的苦難,到了湖北,他的人生觀變得很豁達,這首「定風波」,就是這個時期的作品。 縱使一生都遭遇到挫折困苦,不過,「誰怕?」一簑湮雨任平生」等到煙雲雨霧都過去了,那不就是「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了

◎賞析「天下三大行書」之ㄧ的蘇軾「寒食帖」。哪三大?還有王羲之《蘭亭序》、顏真卿《祭侄稿》。《寒食帖》是蘇軾行書的代表作。這是一首遣興的詩作,是蘇軾被貶黃州第三年的寒食節所發的人生之嘆。詩寫得蒼涼多情,表達了蘇軾此時惆悵孤獨的心情。此詩的書法也正是在這種心情和境況下,有感而出的。通篇書法起伏跌宕,光彩照人,氣勢奔放,而無荒率之筆。《黃州寒食詩帖》在書法史上影響很大,洋溢著起伏的情緒。

寒食帖

蘇軾

原文:

自我來黃州,已過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
今年又苦雨,兩月秋蕭瑟。臥聞海棠花,泥污燕支雪。
闇中偷負去,夜半真有力。何殊病少年,病起須已白。

春江欲入戶,雨勢來不已。小屋如漁舟,濛濛水雲裡。
空庖煮寒菜,破灶燒溼葦。那知是寒食,但見烏銜紙。
君門深九重,墳墓在萬里。也擬哭塗窮,死灰吹不起。

白話翻譯:

這是我來到黃州的第三個寒食節了。每年都想要好好珍惜這得來不易的春光,但無奈春光總拋我而去。今年又春雨不斷,讓這一年之初濛上了秋天瀟瑟的氣息。原本應盛開的海棠花,也被雨打風去而散落一地。濃濃的香氣就如同在半夜遭人盜去一般了無蹤跡。就好像病起時早已髮鬚斑白的少年的青春一樣不復存。

大雨連綿不斷,春江水漲就要淹進門來。我的破屋如江上扁舟一般,飄流在水霧之中。在空盪的廚房裡煮些野菜,破舊的爐中燒著溼葦。看到烏鴉叨著紙錢,才知道又到寒食節了。想盡忠,但那皇天卻在九重之外;想盡孝,無奈祖墳也在萬里之遙。想學阮藉做途窮之哭,只可惜我那疲憊不堪的心靈早已死灰不復燃了。 近代著名小說家金庸曾說過:以暫時人物寫永恒人性。一個能引起眾人共鳴的作品,才算真的好作品,因為一個好作品除了能滿足視聽的享受,更要能深入人心、打動人心...。

書亦有靈、字亦有鬼,這幅珍品在滿清時逃過了火燒圓明園,之後流落到了東瀛,東京大地震時又被搶救出來,對日抗戰勝利後被外交部長王世杰從日本買了回來,後來又由其子以高價賣給了台北故宮,可說是一波三折,但最後總算能還諸大眾,讓所有市井小民皆有一親芳澤的機會。

◎節錄蘇軾詩中佳句~ (題西林壁)-- 橫看成嶺側成峰 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 只緣身在此山中 (惠崇春江晚景)~ 竹外桃花三兩枝 春江水暖鴨先知 (春宵) 春宵一刻值千金 花有清香月有陰 (和子由繩池懷舊)~ 人生到處知何似 應似飛鴻踏雪泥


2020年6月1日 星期一

認識「米開朗基羅」

認識「米開朗基羅」
◎關於米開朗基羅未完成的那幾尊「囚奴」雕塑,是否它們跟印象派畫作ㄧ樣,對畫家本身而言,它們其實是「已完成」?
◎梅第奇家族對米開朗基羅的藝術創作有何影響力?
◎米開朗基羅的第二件「聖殤」雕塑將自己描繪成「尼哥底母」,又在「最後的審判」壁畫將自己畫成聖徒「巴薩羅繆」的皮囊,為何?米開朗基羅創作的動機?米開朗基羅之所以會如此自我比喻,其內心活動如何?
◎米開朗基羅說,「藝術是他的妻子,作品是他的孩子。」
相較於有「家累」妻兒要掛心的藝術家而言,沒婚約在身,沒孩兒需栽培養育,難道這樣的藝術家就較容易專注創作而功成名就?
◎某成員將梅蒂奇家族系譜史料內化後,能以最短時間~~將它化繁為簡、抽絲剝繭為大家精闢剖析。很棒!

◎比較「罪:米開朗基羅」與「米開朗基羅:無盡之詩」
這兩部電影異同之處?說說觀後感言


2020年5月20日 星期三

有比較,有想法

有比較,有想法
讀金翅雀小說~~p.198
從霍比修護師嘴裡道出「古舟子詠」詩歌與古斯塔夫.多雷的畫。

《古舟子詠》(The Rime of the Ancient Mariner)是英國詩人塞繆爾·泰勒·柯勒律治於1798年發表的敘事長詩。
塞繆爾·泰勒·柯勒律治(Samuel Taylor Coleridge,1772年-1834年),英國詩人、文評家,英國浪漫主義文學的奠基人之一。
古斯塔夫.多雷是19世紀法國著名版畫家、雕刻家和插圖作家。他為許多部世界文學名著作過插畫圖。如:《神曲》地獄篇,但丁與維吉爾同遊地獄。愛倫·坡詩作《烏鴉》。

超連結,讀《古舟子詠》長篇敘事詩,你會想到華格納歌劇「漂泊的荷蘭人」那隻幽靈船「漂泊的荷蘭人」歌劇的劇情描述一個因觸怒天神而受到詛咒,在海上漂流多年的幽靈船長尋得真愛而獲得救贖的經歷。

確實《古舟子詠》老水手虔誠信仰靈異詭魅旅程,如果配上具古斯塔夫.多雷風格的插圖,一定很精彩

金翅雀小說從p.198之後席歐即將啟程去美國賭城與父親居住,開始另一階段的人生旅程

唐娜.塔特的金翅雀小說,越發使我覺得它很荷馬史詩「奧德賽」,也很喬伊斯「尤里西斯」了

人生旅程,也許曾有過徬徨迷惘,迷失方向脫軌,不過如果有幸能找到自我救贖之路,撥亂返正,回到人生正軌

大風大浪的生命故事總比庸庸碌碌無為平平淡淡無風無浪過ㄧ生要來得精彩許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