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iyun

naiyun

2017年11月4日 星期六

割捨的「兩難」,前往斷橋

割捨的「兩難」,前往斷橋...。

這部老片~

「卡桑德拉大橋」(The Cassandra Crossing)

~「犧牲少數人救起多數人」的劇情

正好跟胡賽尼「遠山的回音」小說中

所探討的「國際救援真相」很雷同

位於波蘭的這座「卡桑德拉大橋」

已經十八年沒有火車通過了

這座大橋一定無法承載火車的重量

最終一定會橋毀人亡

一名感染鼠疫的恐怖份子逃進一列

開往瑞典~斯德哥爾摩的火車

細菌傳染病遂在火車內蔓延,或許這片

多少有啟發到韓片的「屍速列車」吧!

氧氣能有效遏止病菌的傳染,但是美國國際警察組織

為了阻止病毒傳播與掩蓋真相

透過波蘭軍事力量控制火車並改道前往波蘭

由畢.蘭卡斯特(Burt Lancaster)大明星飾演

國際救援組織裡的上校,此角色對於「割捨」

的兩難抉擇,正好與「遠山的回音」小說裡

阿育老爹、薩博的「割愛」很類似









今年10月獲釋出獄的O.J.辛普森足球明星

此黑人在

「卡桑德拉大橋」片中飾演一名國際警察








演過海明威小說改編的電影「妾似朝陽又照君」的

Ava Gardner 女大明星飾演軍火商的妻子












蘇菲亞羅蘭飾演

男主角醫生「大英雄」的離婚太太兼小說家













此片真是眾星雲集

最後談到男主角~李察.哈里斯

原來在「哈利.波特」電影的「前二集」裡

飾演那位霍格華滋的校長「鄧不利多」角色的

年輕模樣是這樣





李察.哈里斯他在「卡桑德拉大橋」片中

飾演列車上的救援醫生,此角色

讓人聯想到

胡賽尼「遠山的回音」小說中的

「埃德利斯」醫生、馬柯斯整形醫師的

「人性反省」

「醫生大英雄」的背後也是割捨的「兩難」

他想辦法搶救「後面車廂內的人」

炸掉一處車廂以便做「切割」

他也只能讓

~火車的前頭車廂~犧牲少數人

讓他們前往~可能會斷橋...的未知...

此片在讚揚面對災難的大無畏精神與人道主義精神

給予觀眾諸多的反思

這部 經典老片子,帶我們回到冷戰時期

我想編導立意初衷,我思我想,肯定是希望

儘管是敵對的雙方,但是在面對世界性的災害時

大家仍是有合作空間之可能



可愛的娃兒

可愛的娃兒

每次寫書法時,我會用王秀杞所雕刻的

那件小童酣睡的小銅雕塑品來當「鎮尺」

置放於宣紙的上方。

可愛的娃兒,天真無邪!寫「真」

爸爸會用他泡過茶的「茶葉」

收集它們曬乾之後放入「嬰兒枕套」



他的小孫女們(小嬰兒)

可以聞著「茶葉香」好安眠

嬰兒枕頭,也讓人想到故宮的這件

北宋 西元960-1127

定窯 白瓷嬰兒枕

高18.8公分,底徑31X13.2公分

瓷枕在唐朝時,一般可見到的

有三彩、褐釉、黑釉、長沙銅官窯等釉色,

而造型則有睡枕及脈枕等。

到了宋朝,瓷枕造型更是多樣化,


這件嬰兒枕應為日常生活用品。

造型活潑可愛,健康兒穿著衫褲及

套上有花紋的錦緞長背心

,趴在錦墊上,雙腳往後交叉,

一副悠哉狀,令人疼愛。














我用放大鏡與水滴痕來美編它。

喜歡這件小童酣睡模樣,萌樣超迷人啊!

無憂無慮,叫人好生羨慕啊




2017年11月3日 星期五

看三部有「勞勃米契」的電影

看三部有「勞勃米契」的電影。

1.斯巴達克斯

2.獵人之夜

3.綠苑春濃

「勞勃米契」的「反英雄」腳色,引人深思

【斯巴達克斯】:

是羅馬奴隸爭取「自由身」的悲劇故事

不識字的奴隸「斯巴達克斯」由「勞勃米契」飾演

鬥劍士奴隸的反叛

斯巴達克斯短暫解放了

在羅馬的眾奴隸,儘管他最終失敗被吊死

卻彰顯自己偉大的情操~人道主義,影響後人

這是公元前一世紀的故事斯巴達克斯他的夢想

~「為奴隸爭取自由身」

直到2000年之後才得以實現


獵人之夜

搶銀行的老爸在被警察抓去之前

將鉅款鈔票藏在小女兒的布娃娃體內

有偷車前科的偽牧師(由「勞勃米契」飾演)

為了錢財,殺死搶銀行的這位老爸獄友

還娶了他的老婆並殺死她

搶銀行的老爸要兒子照顧妹妹並發誓

不得對別人洩漏洋娃娃藏錢的秘密

可憐的這對落難兄妹一路歷險

逃出偽牧師的魔掌

被一位曾痛失愛子,遂移情收養些孤兒的

正義感十足之「寡婦」所收留。

就像片名「獵人之夜」,那是善良與邪惡對抗之夜

這名寡婦持獵槍守護這些孤兒

對抗

這位整夜不睡有掠奪之心的偽牧師

感覺這名寡婦的舉動超像

胡賽尼在「遠山的回音」小說裡的

那位歐狄老師嚴肅、正義感、充滿愛心

勞勃米契演員一下演英雄「斯巴達克斯」

這會兒卻演「假偽善的牧師」

正、反兩派角色猶如人心的善惡兩面

愛什麼?恨什麼?哪一方最終會戰勝哪一方

真是人性的一大考驗


綠苑春濃】:

「勞勃米契」的「反派」腳色又出現了

演美國石油大亨的勞勃米契,他作為一名觀光客

到一座英國古堡建築裡去參觀

他很大膽地闖入一間私人房間,還與古堡女主人調情

男主人設下「與他決鬥」的陷阱

古堡管家也是名小說家,他既是見證者

也是參與此計謀的共犯

小說家的他,管家平凡人生

因「此決鬥事件」而打開了新視野

此片探討婚外情的解決之道

男主人如何用計

趕走勞勃米契掠奪愛妻的企圖心

片中許多雋永對白,真是發人深省

女主人

是我最愛的女明星~黛博拉寇兒飾演的

這位很有優雅氣質的女主人

講了

一則「洋娃娃的故事」來

比喻這場「婚變危機」的反省力

當你在最危急時

直覺會讓你內心很清楚地知道

你原來最愛的是哪一個?

美麗的新洋娃娃

永遠比不上

從小一直陪伴在你身邊的破舊洋娃娃

感情的事,原來無關美醜貧富啊!

請珍惜身邊的人




產生共鳴的小說~「遠山的回音」


那日,在星巴克讀「遠山的回音」,一屁股坐下

一天就跟著書中的劇情 鋪陳 堆疊 過去了

或許是情緒有累積,因為一口氣將它看完吧!

讀「遠山的回音」,簡直是哭到不行.....

或許路過「星巴克」咖啡館的人

如果他們很無聊

從窗外看見了「我」,八成以為

我是不是得了什麼絕症想不開

遇到什麼生離死別的事了,怎麼

哭成這樣?

「遠山的回音」裡

那位歐狄老師(馬柯斯的母親)

與帕麗姑姑都患有「類風濕性關節炎」

而我是「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患者。

所以產生共鳴?

變形的「未來」,直叫人害怕

我想,因素可能不只這些

大概是此故事讓我想起「自己的出生」吧

我的爸爸很像書中的阿布杜拉

我的小姑姑就像是帕麗姑姑

我就像是阿布杜拉的女兒....。

挺類似的故事使人產生

一種很大的共鳴賺人熱淚

「被送走的妹妹;

我的女兒一定不送人當養女....。」

讀此書,真是讓人哭得很過癮,一種深刻的理解

尤其是對自己的父母

「堅持在惡劣環境,咬緊牙關仍要留下我

有更深一層的理解....。

我出生為「女」

差一點在老一輩家族

傳統舊思維「男尊女卑」下

就要被「拋棄」了

原來爸爸跟阿布杜拉ㄧ樣

疼妹妹的心轉移到我身上了

小時候遠嫁離島的姑姑,有次暑假

他們全家人回台度假   來我家小住

姑姑帶來許多離島特產

我家滿屋子都充滿著曬乾的魷魚腥味....

後來,每當我吃起「魷魚」

就會想到這位小姑姑

小姑姑就是被風乾的小魷魚!

長期孤單地

曝曬在~風來風去~陰涼光線底下

只為了釀造豐富的美味

「曬乾的魷魚」真好吃

就像小姑姑風乾的生命故事....

從小我被父母家人如此寵愛、疼惜

原來是有小姑姑「被送走」這一回事....

「遠山的回音」裡~

帕麗簡直就是「小姑姑」的化身

讀著、讀著,淚水洗淨我的心靈,使我更清明了


闔上書頁,真是感觸良多



2017年11月1日 星期三

彼得兔&彼得與狼

看「波特小姐~彼得兔的誕生」影片中,

各種動物

在碧翠絲·波特眼中~牠們很生動活躍的各種姿態

通通成為她筆下的明星,一張張有故事的插畫。

那隻可愛愛的「彼得兔」在波特小姐的

畫筆下誕生了

她的版稅收入可以買下好幾座大農場呢

真是童心未泯的額外嘉惠啊!

不過碧翠絲·波特會用高價

標下即將被拍賣的農場,最大的動機

是為了保護大自然生態

免得被那些利益薰心的財閥為自己的經濟利益而

過度開發破壞大自然~扼殺動植物的生機.....。

在她臨終時

她決定將農場捐給英國政府

希望留給後代子孫一片淨土

這讓我想起叔本華的遺屬

他終生沒結婚也無子嗣

除了給他的僕人與寵物優渥的遺產之外

其餘全數遺產捐出充當公益基金

幫助孤寡弱勢與戰後退役軍眷

話說

那齣「戰爭與和平」歌劇的

作曲家~普羅高菲夫

他也曾

為孩童創作過ㄧ齣「彼得與狼」兒童音樂劇

他將不同樂器

個別

代表每一種動物的特徵與性格

小鳥 ~ 長笛

鴨子~ 雙簧管

~ 單簧管   豎笛

祖父~ 低音管  巴松管

大野狼~ 法國號

彼得~ 小提琴  

          弦樂四重奏(包括小、中、大及低音提琴)

獵人的槍聲~定音鼓和大鼓


普羅高菲夫也有童心未泯的一面啊!

文學批評家班雅明說

「讀者不應該從作者的生活中去理解他的作品;

而應該是

從作者的作品中去理解這位作者有著怎樣的生活。」

我想著波特小姐長期沈浸於大自然的懷抱

那些農場的恬靜風光

確實她自小在藝術情境薰陶下長大

方能畫出最自然純樸最動人的童話生態世界

普羅高菲夫用音樂說故事,他的母親是業餘音樂家

想必他從小受母親音樂啟蒙薰陶影響極大

普羅高菲夫必然對每一種樂器配器之特點

瞭若指掌

方能相應出動物底真性情啊


擬人化的世界自有奇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