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iyun

naiyun

2025年10月22日 星期三

討論〔美好是你〕成員們共擬出的議題

討論〔美好是你〕的 議題

討論〔美好是你〕讀書會成員們共同擬出的議題:

1.認識作者與書中人物

2.威廉(William)的父母為何無法愛他?是失去愛的能力嗎?

3.缺愛的童年對威廉的影響

4.茱莉雅(Julia)渴望脫離原生家庭與居住的社區(或可說是故鄉)你可曾有類似的經驗?

5.親密關係中的操控

6.茱莉雅以充滿愛意的方式想將威廉塑造成她理想中的丈夫。在各位的婚姻中可曾想在哪方面改造老公呢?

7.希薇(Sylvie)說無論她所愛的人是什麼模樣她都會衷心珍惜,好奇他的獨特之處 。現實生活中真能實踐嗎?

8.茱莉雅喜歡為別人解決問題,也是解決問題的高手,這意味著什麼?妳喜歡身邊有這樣的朋友或親人嗎?


9.從家人對瑟西莉雅(Cecilia)懷孕的反應探索他們的內心

10.關於長女病



p95~p170 議題


1. 解讀查理對希薇在p100,101說了許多饒富哲理的話,「… 希望能找到更重要的東西。」「⋯我和妳非常幸運,能夠看出不一定要那樣。」「我們是天空的一部分⋯」

2. 在查理的關註下,希薇是個完整的人,此刻媽媽面前她滿身孔洞,逐漸消失。問題在那?p104

3. 威廉的憂慮與迷惘如何觸動了希薇?。

4. 在查理過世後羅絲與女兒們的切割,探究她的內心。

5. 茱莉亞和威廉的婚姻給我們的省思。



第二堂課議題:


1. 威廉在訪談球員時發現,即使傑出的球員都有各自的故事,

但他故事比其他人更複雜,總總內心的創痛是難以啟齒,

因而使他常常選擇萎縮自己。


「身體的痛」與「內心的痛」的差異性,大家如何看待?


2.威廉與茱莉雅婚姻僅維持 16 個月便陷入危機,

讓威廉強烈的想逃離家庭,他到底是什麼壓力導致他們婚姻觸礁?


3. 原生家庭的處事模式,是否會深刻的影響子女婚後的婚姻方式?

你是否在自己親友身上,看過類似這樣的影響?


4. 希薇說萬一威廉有緊急狀況,我們不能不管。茱莉雅說妳為什麼要擔心為威廉?可見姐姐有感覺妹妹在袒護威廉。

請問在親友關係裡,偏袒也應該謹慎言行?


(P.249-P.337)議題:

1、希薇與兩個妹妹玩真心大告白,妹妹們都說出了心中的秘密,希薇卻難開口說出自己心中的秘密。

茱莉雅要離開時,問希薇:「我沒想過你會每天都去探望我丈夫」

茱莉雅想表達什麼,此時希薇的禁忌之戀是否越線了呢?


2、希薇的告白如飛蛾撲火般的往威廉撲去,他再次重蹈覆轍,難逃女生主動示愛⋯。

希薇的愛與茱莉雅有何不同,威廉能辨識嗎?(真令人擔心呀😂)


3、p274,「我們四個少了任何一個,其他三個都活不下去。」

P317,「帕達瓦洛姊妹是一條鎖鏈,他們從未單獨行動過,一個人的麻煩會變成全體的麻煩。」

姊妹情感如此緊密交織,好嗎?會不會也有一些困擾呢⋯🤔


4、p279

「父親這個角色,即使沒有缺席沒有暴力,依然能夠毁掉孩子的人生。威廉雙親的哀傷塑造了他有如冰河無聲穿鑿山谷。」

因此,威廉堅持放棄女兒愛麗絲。

請問,如果威廉沒嚴重到去自殺,我們能同理及接納這種想法嗎?


5、愛茉琳將希薇與威廉戀愛的事情告知茱莉雅,茱莉雅很受傷

她想:「我很可憐,三個妹妹拋棄了我、也拋棄了愛麗絲。永遠。」


茱莉雅再將此事告知媽媽蘿絲,蘿絲的反應是

「天啊,還好我早早離開了皮爾森區,我們家的八卦,鄰居們一定聊得不亦樂乎。」

來聊聊這兩位女士⋯。


第三堂課議題:


1.希薇得知自己得絕症後,希薇的反應是什麼?威廉反應呢?兩人首先都內省,都是先自責。作者為何要如此鋪陳此段落?作者想進一步闡述什麼旨意?內在歸因與外在歸因,最後它會給人造成有怎樣不同的作為?又將如何釐清結局走向?

  2.希薇和威廉在一起五年後,才結婚同住,在她的努力説服下,威廉換了新職位。真能擺脫過往陰霾,展開兩人未來的新生活嗎?

希薇一味迎合威廉的歡喜,接受他的全部與決定。自己卻也傷透了大姐的心,對本身內外煎熬,難道不受影響嗎?而何以愛麗絲仍是希薇的心頭肉?希薇愛外甥女,想起那已長大的愛麗絲小寶寶,常心痛不已。  威廉卻刻意選擇讓女兒在他的生命中消失?兩人所在意的人,卻產生如此矛盾與糾結,難道往後交織的人生,能雲淡風輕或依然難捨難離?

  3.探討伊莎的個性,作者著墨痕跡看出原由:她對親生父親一點興趣也沒有,她喜歡自由自在,不需要太多的大人管教她。與媽媽藝術家的個性相似。

   4.雙胞胎姐妹拆掉2棟房子之間的圍籬,重新打造共同的兩個家,讓一家人更加緊密結合,超級合體屋變得更大了。作者舖陳這段用意?她們姐妹的心真的都在一起嗎?

   5.愛茉琳唯一心願是想當媽媽,後來也如願以償。愛茉琳和喬希領養男寶寶,打造出最適合自己的人生真實樣貌。活著做自己,美好是妳…..也是那真實的自己。

   

(p353~363)議題:


1. p338~352 議題:

Q1:故事裡有「秘密」存在,

而那個秘密可能重大到改變現在甜美安穩的日常,那種「不安穩感」的配置,直接體現在這章節兩個主角<茱莉亞/愛麗絲>的身上……

於是茱莉亞編造威廉死於車禍的天大謊言,意外地引發愛

麗絲以<汽車交通事故>為主題來緬懷未層謀面父親的家庭作業;  母女倆日常生活裡隱藏著各種蹊蹺的小細節,更引發漸長的愛麗絲:想要真相,尋思如何打開 媽媽秘密的潘多拉魔盒鎖匙……

茱莉亞試圖《隱瞞過去》,甚至想抹滅…只想單純專注於現在平靜幸福的生活……

這是她的溫柔,還是……

試以單親母親與單親孩子的角度,淺談<隱瞞之事>,妳的觀點……


Q2:茱莉亞每週的每一天都有固定的節奏與習慣,共賞<危險邊緣>益智節目,一起討論要看哪部片子 ,週五固定是<閨蜜之夜>,母女倆紐約新生活充滿了儀式感,用意為何?p341


P.364-376討論議題

A.談談長大後的愛麗絲面臨的問題與困境。為何她覺得對大學生活心懷畏懼,同時也覺得一個人時最自在。

B.茱莉雅在女兒愛麗絲成長過程欺騙她威廉已經去世,並刻意迴避與三姐妹的關係,她的性格,行事做風與這些決定對成年的愛麗絲造成最大的衝擊是什麼?如果妳是茱莉雅妳會如何告訴愛麗絲關於她的父親與其他的親人呢?


P.387~393議題

1. 兒女在媽媽的眼中, 永遠是孩子, 這是母愛的表現,還是控制慾的延續?

從Julia 與 Alice  的關係,討論親子間應如何相處?


2.Julia 與 Sylvia 斷絕關係20多年, William 選擇在Sylvia 來日無多時, 試圖彌補兩人間的裂隙,她們有機會和解嗎?


 p394~401議題

人生在世,不免一死.

從Sylvia的處境與心情,討論如何面對死亡.


第四堂課議題:

1.

〔你怎麼過一天,就怎麼過一生。〕細品文本茱麗的幡然醒悟,到底時間是帖療傷良藥還是蹉跎歲月的逃離?面對不同階段的自己,你可曾正視自己真實的自我,與之對話?上了年紀的自己對年輕時代的自己,你會給兩個自己何種建議與忠告?


[美好是你]P.442-P.451議題

1.從小到大茱莉雅用沈默做為對愛麗絲的操縱手法。她斬斷談話,閃避問題或什麼都不說任由愛麗絲胡思亂想…談談親密關係中「沈默」這種無聲的傷害

2.愛麗絲認為她選擇簡單的生活方式,沒有傷害任何人,但是媽媽茱莉雅卻一直不滿意。您有類似的經驗嗎?談談關於父母為何總是不認同孩子的生活方式。


❤️1.P.416~P.422議題:

Q1:當掛掉威廉電話的那一刻起,茱莉亞一直有種奇怪的感覺,好像影子有了自己的意志,企圖脫離她,想要逃跑……?茱莉亞的自我覺察是否為停滯25年的關係帶來流動?


Q2:茱莉亞 返鄉 〈要一個道歉〉

希薇回答:〈 我別無選擇〉;

希薇無奈或無可奈何的語氣,似乎強調這決定是她在當下現實壓力下不得不做出的選擇?

她真的沒有其他可行的替代方案嗎?有沒有可能是希薇對自己選擇的誤解呢?

而茱莉亞一直相信自己的選擇,立定目標,拼命努力完達成。

這趟返鄉茱莉亞她的錯綜複雜心情……



p454,「我以自己為榮。」

希薇勇敢對前姐夫求愛、威廉為希薇打電話給茱莉雅,打破25年一直逃避面對茱莉雅的尷尬,為愛而以自己為榮。


如果希薇沒得了絕症,這兩人會付諸行動修復與茱莉雅的關係嗎?

姊妹情誼縱然深厚,碰到這種情結,若非死亡迫在眼前,一般人似乎都難以釋懷,該如何修復才好呢?


P.432~P.435威廉篇Q:威廉靜坐在壁畫前心境上有明顯轉变中國古人也有定.靜.安.慮.得一說。談談個人有無在靜思中豁然開朗的經驗?

P.474~P.487愛麗絲篇.Q:全書有三種父親角色對家庭.子女都造成極大影响.願不願意談談自己從父親身上得到最大的影响是什麼?


P488~493議題完結篇

1.威廉對愛有恐懼,太會忍太怕說愛!用沉默包住,被理性與創傷綁住,不表達.不溝通,讓人受傷也壓抑了自己。在他嗑嗑絆絆的人生,自我懷疑和恐懼,花了一生來療癒!你覺得身為一個丈夫和父親的職責,他可以打幾分?

2.威廉哀慟希薇乘風而去,也認為她乘風將愛麗絲帶了回來。但父女間十幾年形成的巨大鴻溝,多少的內心凌遲與等待,多大的愛與傷害!在面對愛麗絲時,卻只想說聲「嗨」!如果你是威廉,你會有什麼反應?

3.威廉太理性,太內斂.沉靜,矛盾深情的複合情愫,拉開與女兒的距離。情感的依附與糾結,渴望被愛,愛而不得,渴望被肯定被理解,你的內心是否常有過..這份不被理解的孤單?

    威廉不敢愛女兒,正因不敢愛自己。當他敞開胸襟和釋放對女兒的愛意與善意時,是不是也意味著開始接受了他自己?

4.結尾:威廉開始正視自己的感情,從害怕去愛到允諾幫忙愛麗絲,難道不是失去摯愛希微,帶來的轉變?從被愛到主動愛人,也將開啟他的新人生嗎?是作者刻意留下的伏筆,讓讀者有揣測的空間嗎?


(感想:活在當下,讓每個日子發出微光,美好就在你.我心裡悄悄地長出來,成爲生活裡的光!人生的風雨裡,也會長出了更多的勇氣。)


P424~P431議題關於Alice部分


1.Julia隱瞞自己和芝加哥家人之間的矛盾。使Alice和他們失去彼此應有的家人情誼長達廿多年,她的悔悟晚嗎?


2. Julia對Alice一股腦的講述⋯而且承認因William 放棄親權所以騙Alice他死了。這樣的衝擊Alice如何面對?


3. 最後Alica心想著:我可以對妳大發脾氣、大吼大叫,但我不會那麼做。從小妳就教我凡事都要靠自己,現在我就打算這麼做。Alice從小看著媽媽勇敢經歷生活的種種考驗⋯,媽媽的榜樣給她的影響?


p468~473議題

1. William 在原生家庭得不到愛, 是否就會讓他走向絕路呢? 除了帕達瓦諾家給了William 溫暖, 朋友也是拯救William的另一隻手. 談談朋友是如何給予William支持的? 我們有這樣的朋友嗎?


2. William 在Sylvia臨終前幫她打了關鍵電話給Julia, 促使兩姐妹修復了破碎的關係,William也終能寬心.

我們從這裏能得到什麼啟示?


*****


關於[美好是你]文本內容,與其他作品互文的部分,我連想到的是

1.當希薇得知自己得絕症後,趕忙要回家,看!那幅曾給威廉溺水後升起希望的畫作。此舉令我耳邊響起葛利格創作的音樂〔皮爾.金組曲那首〔清晨〕,那束曙光也讓人充滿希望。文本[皮爾森區]的故事與易卜生筆下的[皮爾.金]故事,兩者都有主角在找尋心靈救贖的深意。

2.文本提到[影子]哲思,使我連想到德國文學作品〔失去影子的人〕,出賣自己的人,不是別人而是你自己本人。一個人是否能找回〔完整的自己〕,不在別人的指指點點中,而是在自己的選擇中。性格決定一個人命運。我們要做自己的主人。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