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iyun

naiyun

2011年4月20日 星期三

莫內+愛默森+巴爾扎克+莫札特=我的四月台北意象

莫內+愛默森+巴爾扎克+莫扎特=我的四月台北意象

這超越時空的約會

先來談莫內

幾乎用十三個小時沉浸在莫內的印象畫裡--太喜歡他那用色筆觸細膩,更迷戀那紫與藍優雅色彩

充滿神密靈氣 。
那幅白楊樹深邃的延綿構圖,呈現出大自然極至美感。那圓那弧形的彎曲路線有未來預期希望

軌道,使觀者當下產生穩定情緒的效果。青青翠綠心情也跟著爽朗起來。

乾草堆系列畫雖然未能看見真跡,聽聽解說看看圖片也能觸動內心那份共鳴使人流淚。

只有作家

藝術家才會看見那不起眼稻草堆與那片田野它們美的本質。用他們的心寫出畫出讓大家

心領神會。那是大自然的律動,也是心靈的律動。好幸福的乾草堆讓莫內的太陽光照明亮了。

當你點亮
那生命餘光剩餘價值的最後絕美,瞬間即是永恆。也為自己點亮生命不朽的靈魂。

我在很小的時候曾躺在乾草堆上問天空:我為什麼在這裡?我來做什麼?一種自我對話底無助

徬徨而潸然淚下。也許是那很莫名其妙的想像好似從天墜落被丟棄到地球上的感嘆吧!

看見乾草堆也連結了自己生命之意義。那感動的淚遂成為一首與莫內交心的美麗詩歌。

愛默森知道一點點


在讀書會中這位美國思想啟蒙者,

竟然把會中所有的人 腦子 轉了好幾圈 ,很多人仍是無法讀懂 。

更別談讀通。 這可能是閱讀偏好問題 ,只要動腦筋總是折騰人的。 其中最令人深刻印象的是
懷疑主義

求學問 一定要思想!要質疑 !其實當你開始學會質疑 。那麼你已經邁向一個更高層次的思想領域了。

五堂課的時間 ,終於認識一個人 。怎樣的一個人 。我是一個人。 你是一個人。 他是一個人。 而人應該

怎麼過日子? 怎麼工作 ?怎麼與環境和平自然共處 ?他的思想是經得起時間考驗的 ,適用每一個人的

生存哲學的。 因為張愛玲的翻譯 ,讓我初淺的認識了愛默森 。因為愛默森 ,也激發我對

蒙田的懷疑主義 。開始試著去做了解 ,前人智慧的結晶。 一路探索下去, 真是有

趣極了 。蒙田曾經思想過:『 當我們在玩耍貓咪時 ,到底是喵咪鬧著我玩,把

我當寵物。 還是貓咪是我玩耍的寵物 ,我玩牠? 還是牠玩我?

這跟莊子的齊物論---- 莊周夢蝶 。有點類似 。當我們試著要搞懂

一個思想時 ,有時背景知識的庫存 ,是需要多多儲備的 。原來東

西方所想的焦點 。有許多雷同 。

參觀巴爾札克文學館

記得參觀那天下著雨, 匆匆趕在結束展期的前一天到。真的不虛此行啊

因為高老頭這本書的關係 ,我好奇去看了這次展覽, 覺得收穫良多。策展人

超用心 。還複製了在巴黎── 巴爾札克文學館中。 他喝過的咖啡壺 。隔牆有

耳 ,巴爾札克是包打聽 ,揭發別人隱私的高手 ,側面書寫只要別對號入座 ,

大家又奈何 ?他影射的高段創作手法, 任誰也逃不過他犀利筆觸下 ,寫實

的反諷。 反映他那個時代人間喜劇。 小人物活生生的生命形態 ,在他的書寫中 ,

我們不禁看到自己也曾出現過的人性 。我最喜歡的雨果 、大仲馬 這兩位大文豪的

手稿筆跡 ,在玻璃境內也跟巴爾札克的草稿一起展出 。當下讓我非常悸動 ,

景仰這些人的作品, 文學家只要存有一顆悲天憫人的心 ,敢寫出真實

總是要撼動這個時代去做省思的

一起觀賞莫札特的歌劇--唐喬凡尼

東方戲曲似乎被年輕人忽視了 。只因為不 知要如何去欣賞 。電影 、流行歌曲

遙滾樂 、音樂祭, 占據他們的娛樂時間 。古典的東西乏人問津 。東方

戲曲的 觀賞者很多是老一輩的人 。有一個斷層 令人婉惜。

好像有甚麼東西要開始凋萎了。 變成小眾文化 ,懂的人稀少 。東方甚且如

此 ,更何況要年輕人去賞析西方古典音樂啊 !好像這些古典的東西是過氣的時髦

只讓老一輩人空留回憶而已 。所以要怎麼樣讓一些舊劇碼重生 ,讓舊劇作再生!

加入當代思維去重新創作加加減減做改編 。雖很冒險會破壞原味。 不過只要有

新巧新意 ,就有待現代觀眾的接受度了。 那天我們一起觀賞莫札特的唐喬凡尼

DVD 。是極簡風的。 幾根柱子 、板凳, 用顏色做意象。 佈景充滿現代感

人物造型也是極簡風 。服裝打扮很容易區隔腳色身分階級 。反諷貴族貪色的劇

為什麼末橋段, 演岀時會出現很多不同版本 ?到底壞人下場該如何

是惡有惡報! 還是讓那人即將要死了還一直都不認罪。這樣的登徒子採花賊的大花心壞胚, 編劇沒有做後續交待。 如果這開

放結局是隱含蓄意的 。是挑戰泛道德化思潮的。那算是刻意 要打破舊傳統,把人性陰暗面突顯

出來嗎 ?還是 這人性要說甚麼 ?給人許多的省思 。不知悔悟的劇

刺激我們去思考。 高位者他們我行我素的惡行徑。 造成如此性格的是

那個時代制度關係 ?還是那時候的社會太容忍這種人 ?所以當時編劇者與

莫札特他們兩人合作的這齣劇。 反諷貴族的力道拿捏還真險 !演出時才會出現

多個版本吧 ?藝術家面對龐大政治壓力, 著實難為也 。影射的渲染力道

有時是有加乘的效果。 那看不見的力量往往會吹起一股風潮, 將上下

階級翻一翻! 變一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