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iyun

naiyun

2020年11月28日 星期六

聽「陳小雀」主講馬奎斯作品

 到國家圖書館三樓聽「陳小雀」教授主講馬奎斯作品。

四季閱讀講座~~冬季閱讀以

「筆尖上的花花世界--西洋文學的經典情境」為主題,陳小雀教授說其實拉丁美洲文學不該歸類於西洋文學....。

陳小雀教授專研拉美文學與文化本次講座以「愛如瘟疫令人狂」為題,討論賈西亞‧馬奎斯(Gabriel García Márquez,1927-2014)《愛在瘟疫蔓延時》(El amor en los tiempos del cólera,1985)及《關於愛及其他的惡魔》(Del amor y otros demonios,1994)兩部作品,前者不似《百年孤寂》受人廣泛注意,卻具有疫病文學的內涵;後者則藉頹廢腐敗氛圍凸顯狂犬病肆虐的景象,點出永恆愛情。此兩部作品的導讀,「陳小雀」教授點出在Covid-19蔓延的此時此刻,當你翻閱馬奎斯這部在他得諾貝爾文學獎之後的大作「愛在瘟疫蔓延時」,想必感受會很鮮活符合我們當下現實,讓人深思疫情帶給地球反撲之警示。


演講結束後,陳小雀教授與現場聽眾問&答,有一提問是:墨西哥Covid-19疫情控制為何是由墨西哥黑幫在掌管而不是由政府負責?拉丁美洲人為何會具有比我們一般人更堅毅的性格?

陳小雀教授答覆懇切有條理,說起毒梟黑幫的產業鏈,連當地政府官員也是共犯結構的一環問題.....。海明威寫古巴人堅毅性格,如「老人與海」著作,老人難得捕獲的巨大「馬林魚」卻被鯊魚群啃食殆盡只剩「馬林魚」屍骨,老人仍執意要揹著「馬林魚」骨頭回家,有所指的影射含義極深,此種等待與堅毅性格不容小覷。


我很幸運,陳小雀教授帶來她翻譯與著作共有十二本贈書,摸彩時間,我被陳小雀教授抽中號碼,得到陳小雀教授翻譯的馬奎斯「愛在瘟疫蔓延時」此書,開心極了。








2020年11月27日 星期五

落羽松

 落羽松的正式名稱是落羽杉,原本是北美的造景松科植物,於1900年代引進台灣。 11月起會逐漸轉黃,再到1月會由黃轉紅,為秋天添上新裝。

創價學會的斜對面就是原住民主題公園,園內湖邊有落羽松,是拍照的好景點






馬白水「紐約河濱公園雪景」

 到創價學會參觀馬白水110週年回顧展。

魏導覽員談起馬白水老師在69歲實為了在美國生活,他才開始學習開車&學英文,真是鼓舞許多「未老先衰」者啊!終身學習,永不嫌晚。要給自己空間,更要給自己機會。

魏導覽員說她自己在「紐約河濱公園雪景」這幅畫作前看了三十分鐘。她很喜歡此畫的意境。

馬白水老師曾說過,白色和黑色的力量很大,當你在一幅畫作前駐留三分鐘,你便與此畫產生生命連結....。

可見魏導覽員對此畫的感觸一定很深。







馬白水[滿載]

到創價學會看馬白水110週年回顧展。

魏導覽員解說這幅[滿載]的創作緣起是馬白水的兒子從海洋學院畢業,馬白水以此畫祝福兒子學業有成,未來可期。

圖中描繪【牽罟】是一種臺灣古老的捕魚方式。利用魚群最密集靠岸的時候,以小船將漁網拖離海岸並將網放至海中,而漁網的兩端則固定在岸邊,魚群被圍住後岸上的人協力將魚網拉上岸來。


馬白水這幅[滿載]充滿音樂的律動感,畫中似乎傳出漁夫們同心協力合作無間的「船歌」。立意深刻。意境很美。






馬白水畫台北「北門」

 馬白水畫台北「北門」

除了在創價學會展出的馬白水「北門」,魏導覽員還找出許多幅馬白水畫的台北「北門」。

創價學會推廣美育,還特別準備馬白水老師的「白描北門圖紙」,免費索取,請參觀者自己塗上自己喜歡的顏色。








妳最喜歡哪ㄧ幅馬白水的「北門」?


馬白水「優勝美地飄雪」

 到創價學會參觀馬白水110週年回顧展,這幅「優勝美地飄雪」中的「白雪點」,好有喬治.秀拉的「點描派」啊!

早期我曾在夏季遊歷過美國「優勝美地」,記得曾有一棵樹的腰身幾乎要十多人環抱才能完全抱住它,小孩喜歡跑進樹洞裡探險,途中看見許多獨木舟在溪湖上悠遊划行。看了馬白水畫作,也來感受一下優勝美地的冬季。




色塊彼此之間和諧之美。


馬白水「橫貫公路燕子口」

 馬白水「橫貫公路燕子口」

這幅畫作最有趣的地方是「酋長臉」與山岩對話的擬人像。

訴說所有權,說話權歸誰誰說了算